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下列关于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保存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7℃
B.酶、遗传物质和抗体都属于生物大分子
C.细胞中的吸能反应必然伴随ATP的合成
D.一个ATP分子中含有的化学能比一个葡萄糖分子多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酶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方面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条件下酶会变性失活,而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2、生物大分子是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等,因此酶、遗传物质、抗体都属于生物大分子

解答 解:A、37℃是唾液淀粉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保存唾液淀粉酶应该低温保存,A错误;
B、生物大分子是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等,因此酶、遗传物质、抗体都属于生物大分子,B正确;
C、细胞中各种生化反应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ATP分解释放的能量,所以吸能反应必然伴随着ATP的分解,C错误;
D、一分子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可以产生大量ATP,因此一个ATP分子中含有的化学能比一个葡萄糖分子少,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酶的特性及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需要的条件是模板、原料、酶、能量
B.所有的人体细胞内都可以发生①②③过程
C.①~⑤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不是所有生物体内都能进行①~⑤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丘脑是联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枢纽,在体温、血糖、水盐平衡的调节中都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健康人体内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可以释放激素与垂体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B.大量出汗时,皮肤等处的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可将刺激传到下丘脑形成渴觉
C.下丘脑可通过控制垂体产生激素促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只通过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绿色植物体内的重要生理功能,它们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和细咆呼吸的过程及它们之间的部分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部分中,甲表示的是光合作用过程,乙表示的是有氧呼吸过程.
(2)图甲中I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H],可以用于暗反应,Ⅱ表示的是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的物质二氧化碳.
(3)图乙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此阶段产生的ATP多(多/少).
(4)分析图可知:能将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联系起来的物质除(CH2O)外,还有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用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排尿对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人在大量饮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改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导致尿量增多.
(2)当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憋尿”,该现象说明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3)某同学上学时,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这种做法对身体健康不利,原因是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造成内环境紊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探究”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要内容,是以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为核心的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酒精发酵的原因是氧气抑制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还是有氧呼吸产生的ATP抑制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的实验:
材料用具:锥形瓶、含酵母菌的培养液(试剂1)、酵母菌破碎后经离心处理得到的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试剂2)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试剂3)、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ATP溶液、蒸馏水、橡皮管夹若干、其他常用器材和试剂.

实验步骤:
①取锥形瓶等连接成如图1所示的装置三套,依次编号为A、B、C,设定A套为对照组.锥形瓶1中都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锥形瓶3中都加入等量的澄清的石灰水.
②A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10mL的试剂2、1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mL蒸馏水;B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10mL试剂2、1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mL ATP溶液; C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10mL试剂2、1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mL蒸馏水.
③A、B、C三套装置均先持续通入氮气1min,除去锥形瓶中的氧气,再将A、B、C三套装置分别作如下处理:A套持续通入氮气,B套持续通入氮气,C套持续通入空气.
④将三套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10h.
⑤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2)探究二氯二乙胺能否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实验:
材料用具: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等.
实验步骤:
a.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
b.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生理盐水;
c.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段时间;
d.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血球计数板上,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
实验分析:
①该实验的实验组是1~4号试管.上述实验步骤d中测量到的数据是否准确,请判断并作出解释:不准确,取样前培养液没有摇匀.
②另有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有: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随二氯二乙胺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科学家对鼠源杂交瘤抗体进行改造,生产出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体,用于癌症治疗.请回答相关问题:
(1)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鼠源杂交瘤抗体进行改造时,首先必须根据预期嵌合抗体功能(或蛋白质功能),设计嵌合抗体结构,最终通过基因拼接,将鼠源抗体基因改造成鼠--人嵌合抗体基因,然后导入到鼠淋巴细胞中表达,其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检测该基因在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可用DNA和mRNA杂交、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2)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原理是:克隆单一B淋巴细胞形成的细胞群,并产生大量、单一的抗体.在诱导细胞融合后有两次筛选,其中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的是杂交瘤细胞.与一般的血清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大量制备.
(3)生产单克隆抗体一般不直接培养浆细胞,主要原因是浆细胞不能无限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功能及组成成分的描述中正确的(  )
A.动物细胞的分裂都需要中心体的参与
B.人体细胞可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
D.细胞膜和细胞器膜把细菌细胞分成一个个小区室,保证了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我国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常用质粒作为载体,是由于质粒具有自我复制、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等特点.
(2)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构建重组Ti质粒时,需将含抗虫基因的DNA片段插入到Ti质粒DNA的T-DNA区域上.
(3)利用PCR技术扩增抗虫基因过程中,将温度加热至90-95℃,然后冷却至55-60℃,再加热至70-75℃的目的是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4)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后,可以使抗虫基因插入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则是否一定能表现出抗虫性状?不一定,理由是抗虫基因不表达(或不转录,或不翻译)、表达产物不具有生物活性
(5)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含有抗虫基因的植物细胞培育成抗虫植株,该技术证明了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