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5-11-4表示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5-11-4
A.a曲线代表群落的次生演替,b曲线代表群落的原生演替
B.图中C点到D点表示生态系统可能遭到破坏
C.C、E点都可代表顶极群落,演替到平衡状态时的群落类型由气候和土壤条件决定
D.演替的最初阶段由于资源空间充足,各种群的种群数量会呈指数增长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3 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Na+、K+等离子不能通过仅由磷脂分子构成的人工膜,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离子通道(蛋白质)后却能高速地跨过该人工膜。这种运输方式类似于( )
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
C.自由扩散 D.胞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14 高考开放性生物实验应试分析(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发现好氧细菌大量聚集在如图6-14-2所示区域。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图6-14-2
A.实验过程中装片需放置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是为了设置自变量
B.水绵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能进入细菌的线粒体与[H]结合生成H2O
C.图中细菌分布的差异是由于水绵不同区域光合作用强度不同造成的
D.水绵叶绿体产生的ATP直接为核DNA复制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1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
时期 | 碳吸收量(kgC·a-1) | 碳释放量(kgC·a-1) |
A | 1.20×1014 | 1.20×1014 |
B | 1.20×1014 | 1.26×1014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碳的释放主要通过呼吸作用实现
B.表中A时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原因是碳的吸收量与释放量相对平衡
C.由于人工碳排放过度使得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并引起气候变化
D.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现代碳循环影响巨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1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5-12-1所示为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图5-12-1
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
B.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
C.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
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只体现了2种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11 种群与群落(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五年前某草原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草原上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但土著草食动物和其他植物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五年来该草原上甲种群的种内竞争不断增强
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
C.大量放养土著食草动物能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
D.该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共同组成草原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10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 A(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在神经系统正常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根据对下一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可以把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调节过程如图4-10-2所示)。图1和图2是某动物体内的两种突触,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兴奋性突触作用示意图 图2 抑制性突触作用示意图
图4-10-2
A.两种突触的兴奋传递离不开体液的参与
B.图2的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可导致突触后膜的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C.两者产生的神经递质不同,说明两种细胞的基因不同
D.图1和图2的突触后膜不可能属于同一个神经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1 细胞化学成分的统一性(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含有镁元素
B.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
C.脱氧核糖含有磷元素
D.胰岛素含有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高考生物专题提升训练: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Y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基因型为bXr的配子占1/4
C.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8
D.白眼残翅雄果蝇不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精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