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右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头部决定
B.亲核蛋白可以自由进出细胞核
C.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
D.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不需要消耗能量

分析 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尾部以及含有尾部的亲核蛋白整体都可以进入细胞核,而单独的头部不能进入细胞核,因此可知亲核蛋白能否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

解答 解:AC、从图中可知,放射头部没有进入细胞核,放射性尾部全部进入细胞核,可见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A错误,C正确;
B、亲核蛋白是大分子,头部没有进入而尾部进入,这说明亲核蛋白不可以自由进出细胞核,B错误;
D、亲核蛋白进入了细胞核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不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B.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一般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
C.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
D.《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是因为该项措施能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厦门一中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是

①染色体复制②同源染色体分离③姐妹染色单体分离④联会⑤出现四分体

A.①⑤④② B.①④⑤② C.①④⑤③ D.①⑤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有关真核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周期性消失和重现
B.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值
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
D.无丝分裂仅出现于高等生物的衰老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仔细观察图1,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注:在[]中标填上序号).

(1)图1表示动物模式图,因为此细胞具有[12]中心体而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结构.
(2)若是蓝藻细胞,其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只有[11]核糖体.
(3)图1中[3]高尔基体是动植物细胞都有而功能不同的细胞器.
(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6]核仁.
(5)图1中4是指染色质,它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6)如果图1是可以产生分泌蛋白的胰腺细胞,向该细胞内注射有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氨基酸,放射性同位素将在细胞器中出现,在细胞器中出现的顺序依次为[11]核糖体、[8]内质网及[3]高尔基体.在此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主要由[9]线粒体提供.
(7)若图2为胰腺细胞分泌某蛋白质前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请据图画出该蛋白质分泌后相应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
(8)下列哪种物质在合成过程中最可能出现如(7)中所示的图形变化D
A.血红蛋白   B.性激素   C.呼吸酶   D.胰岛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表示夏季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分布情况,图1中数字为一天中的时间,请回答:
(1)中午12时左右,叶绿体的方向与其他时段不同,表现为以较小的受光面积正对阳光,其意义为不被强光灼伤 使叶绿体能接受较多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2)在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果如图2所示,细胞内叶绿体的实际位置和细胞质流动方向为C
A.左侧、顺时针  B.右侧、顺时针
C.左侧、逆时针  D.右侧、逆时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材料用具:略
①取两组性别与年龄相同的健康的生理状况应该一致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组鼠的下丘脑,乙组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先测定甲乙两组小白鼠的体温
③把甲组鼠置于10°C环境中,乙组鼠置于30°C环境中作为对照,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甲组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组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
②若甲、乙两组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
请分析回答:
(1)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些不妥之处,请提出改进意见:甲乙两组小白鼠应置于相同的较低温度(比如10℃)环境中
(2)实验组与对照组可在同一组小白鼠身上进行,先做不破坏下丘脑的实验,再做再做破坏下丘脑的实验进行自身前后对照.
(3)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其调节体温的中枢,下面给出了四张坐标曲线图,表示小白鼠的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其中横轴表示环境温度,纵轴表示小白鼠的耗氧量或酶的反应速率).则符合甲组鼠生理状况的是BD;符合乙组鼠生理状况的是AC.

(4)小白鼠对体温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衰老是细胞生理生化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
B.白化病人的头发白色是头发基部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所致
C.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D.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变小,代谢速度减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右侧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根、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

(1)乙图b点浓度可表示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f点表示②处生长素浓度.
(2)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下,植物茎将弯向右侧生长.
(3)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⑦侧浓度的是乙图中e点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