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B、格里菲斯对S型细菌进行加热处理,使蛋白质变性,而DNA相对稳定
C、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放射较高,则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
D、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专题:
分析:1、遗传物质发现的实验及其内容:包括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
2、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进而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分子,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DNA分子进入大肠杆菌,经离心后处于沉淀物中.由此可知上清液中不应该带有放射性,现测得上清液带有放射性,其原因可能是:(1)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的DNA还没有注入大肠杆菌内;(2)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大量繁殖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这样上清液就具有了少量放射性.
解答: 解:A、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能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A错误;
B、格里菲斯对S型细菌进行加热处理,使蛋白质变性,而DNA相对稳定,仍能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B正确;
C、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放射较高,则可能原因是培养时间过短或多长,C错误;
D、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但没有证实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要求考生识记不同时期不同科学家进行的实验过程、采用的实验方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的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一个人工池塘群落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池塘中的所有鱼类构成一个群落
B、人工投放甲、乙两种鱼苗后,甲数量上升,乙数量下降,说明两者间存在捕食关系
C、光照既决定了池塘群落的垂直结构,又影响其水平结构
D、人类活动只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不能改变其演替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以下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C元素因其在细胞的干重中含量最高,所以C是生命的最基本元素
B、C原子构成的碳链是生物大分子的骨架
C、C、H、O、N是蛋白质和糖类中共有的4种元素
D、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就是指细胞中含量很少且可有可无的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体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血液中促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促激素、激素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属于
 
调节.
(2)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的同时
 
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因此两者在功能上属于
 
作用.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立毛肌.
(3)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其主要的靶器官是
 
;若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其促进组织细胞
 
能力会减弱.
(4)神经元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膜外电位的变化是
 
.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
 
离子内流的结果.
(5)科学家发现人体中有一种与肥胖有关的物质--瘦素,是肥胖基因编码的多肽类激素.它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参与糖、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促使机体减少摄食,增加能量释放,抑制脂肪细胞的脂肪合成,进而使体重减轻.若脂肪细胞膜上瘦素受体基因突变也可导致肥胖,此时血浆中瘦素含量可能
 
(填“偏高”、“偏低”或“正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免疫细胞中,不能识别抗原特征的是(  )
A、B细胞B、浆细胞
C、T细胞D、效应T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膜中蛋白质和磷脂分子一样,有亲水部分和疏水部分
B、生物膜中只有磷脂分子可以运动
C、核被膜上有核孔,所有的物质都只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D、细胞膜中的胆固醇与蛋白质一样,有的覆盖在膜表面,有的镶嵌在膜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雄性激素是小分子脂溶性物质,很容易穿过细胞膜.睾丸每天分泌的雄性激素约7毫克,其中约2% 呈游离状态,其余在血液中与血浆蛋白呈可逆性结合.下列叙述是有关雄性激素与血浆蛋白结合后的作用,其中错误的是(  )
A、使其不容易通过肾脏排出
B、使其不容易进入细胞
C、使其有效浓度保持特定水平
D、血浆蛋白作为载体,协助其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将酵母菌研磨破碎,离心后,把得到的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量)、沉淀物(含细胞器)和未离心的混合物,分别加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向试管内滴加等量的丙酮酸,并用食用油覆盖液面后,其终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试管是(  )
A、甲B、甲和丙C、乙D、乙和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图象,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DNA数为8,染色单体数为0
B、如果P为X染色体,则Q-定是Y染色体,两者同源区段可携带等位基因
C、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乙细胞中的①和②可同属一个染色体组
D、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时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