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动物和人体都是开放的系统,要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都离不开生命活动的调节.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如图1为膝跳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完成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图中E是效应器,兴奋在C处传递时信号转换形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刺激D处,B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3)当受试者目视膝盖下面的部位并有意识地控制小腿动作,实验结果是膝跳反射不能正常进行.这说明此反射活动受大脑(高级中枢)的控制.
Ⅱ.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不同激素的化学组成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Ⅱ(2)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现用生理状态基本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实验.将含有等量等浓度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分别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三种中的某一种,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则ABC表示分别注射的是③②①(填标号).该结果体现了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是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Ⅲ.机体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要靠免疫调节,其中特异性免疫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3是体液免疫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吞噬细胞,[D]浆细胞.
(2)浆细胞的来源有C和E.(答图中字母)
(3)图中B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是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分析 1、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解答 解:Ⅰ.(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图中A、B、C、D、E依次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时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电信号;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故刺激D处,B不能检测到电位.
(2)当受试者目视膝盖下面的部位并有意识地控制小腿动作,实验结果是膝跳反射不能正常进行.这说明此反射活动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
Ⅱ.(1)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激素分泌的调节为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是分级调节;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反馈抑制垂体的活动是反馈调节.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抑制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减少,甲状腺的放射性量下降减慢,对应曲线为C;注射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会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甲状腺的放射性量下降加快,对应曲线为B;注射③生理盐水无明显影响,对应曲线为A.
Ⅲ.(1)图中A、B、C、D、E分别为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其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B细胞和记忆细胞,吞噬细胞也能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
(2)浆细胞可来源于B细胞或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即图中的C和E.
(3)图中B细胞为T细胞,T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是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故答案为:
Ⅰ.(1)E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2)大脑(高级中枢)
Ⅱ.(1)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③②①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Ⅲ.(1)[A]吞噬细胞[D]浆细胞 
(2)D和E 
(3)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点评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内容正确的是(  )
A.不同DNA分子中$\frac{(A+T)}{(C+G)}$比例是不变的
B.DNA分子的每个碱基上均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
C.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
D.来自同一玉米果穗的籽粒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常取同种鱼(雄鱼还是雌鱼)的垂体研碎注射到鱼体内,使之能正常排卵.这主要是利用垂体分泌的(  )
A.促甲状腺激素B.性激素C.生长激素D.促性腺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将单细胞绿藻置于密闭容器内,探究滥温对绿藻代谢影响的实验示意图,实验中可以根据毛细管中红色液滴的移动,读出容器内氧气体积的改变量,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相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说明:培养液中加有缓冲物质,不考虑pH的变化)
温度(℃)510152025303540
适宜光照mL/h0+4+11+18+26+22+13+9
黑暗-2-4-7-11-16-23-28-21
某同学为探究CO2浓度对绿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向装置中添加适量较高浓度的NaHCO3.短时间内,这将导致绿藻叶绿体中的C5的含量下降(填“升高”、“不变”或“下降”).℃mL/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有关内环境成分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是在细胞外液中发生的
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成分的相对稳定
C.血浆中的蛋白质减少会导致组织液减少
D.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包括水分平衡的凋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面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图解(如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AB段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所有基因在这时都要表达
B.该细胞在完成分裂分化后,其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成的细胞器所形成的结构体系构成其生物膜系统
C.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在CD段该细胞中央平面将出现赤道板
D.该细胞中,在BC段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最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B.通过测交实验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C.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D.杂合子的双亲可以都是纯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多数鱼类的体色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研究发现,鱼类的眼和松果体能感知光照变化而产生兴奋,当兴奋到达肾上腺时,其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使体色变浅;而当兴奋到达副交感神经时,其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扩散,使体表颜色加深.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反射弧角度分析,眼和松果体分布大量的感受器.肾上腺素能被体表黑色素细胞感知,原因是体表黑色素细胞膜上有受体.
(2)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由此推测,副交感神经末梢与体表黑色素细胞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结构).
(3)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实验对象:体长约10cm左右且体色相近的同种鲫鱼若干条.
药品及用具: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鲫鱼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入三个玻璃缸中置于无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给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mL乙酰胆碱,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等量的(2mL)肾上腺素,而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等量的鱼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第三步: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于无光(无光/有光)处,约2h后,观察比较三组鲫鱼体表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丙三组鱼的体色由浅到深依次是乙、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是(  )
A.CO2的固定B.肽键的形成C.[H]的产生D.氧气的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