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当将酶由t2温度中移入到最适温度环境里,酶活性上升 | |
B. | 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 |
C. | 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 |
D. | 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
分析 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不同的酶有最适宜温度,在最适宜温度条件下,酶活性最高,低于 最适宜温度,随温度降低,酶活性降低;高于最适宜温度,随温度升高,酶活性降低,如果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结构改变而失去活性.
解答 解:A、由曲线图可知,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由于在高温下部分酶变性失活,所以酶活性不变,A错误;
B、由曲线图可知,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升高,B正确;
C、低温更适合酶的保存,因此与t2调相比,t1时更适合酶的保存,C错误;
D、低温不会破坏酶的活性,只能降低酶的活性,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理解和掌握,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分析曲线图进行推理、判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琼脂中生长素 浓度(mg/L) | 0 | 0.05 | 0.10 | 0.15 | 0.20 | 0.25 | 0.30 | 0.35 |
胚芽鞘弯曲的 角度α(°) | 0 | 3 | 7 | 12 | 15 | 18 | 15 | 10 |
A. | 生长素浓度不同,促进效应就不同 | |
B. | 胚芽鞘弯曲的程度与其他激素无关 | |
C. | 琼脂中生长素浓度为0.35 mg/L时,胚芽鞘生长受到抑制 | |
D. | 生长素浓度在0.05 mg/L~0.35 mg/L范围内,都对胚芽鞘的生长起促进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氧气浓度(%) | a | b | c | d |
产生CO2的量 | 9mol | 12.5mol | 15mol | 30mol |
产生酒精的量 | 9mol | 6.5mol | 6mol | 0mol |
A. | 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 | |
B. | 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以葡萄糖的消耗速率衡量) | |
C. | c浓度时有$\frac{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 |
D. | d浓度时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与③融合,将②释放到④的过程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 |
B. | ⑥与②特异性结合并将其运进细胞 | |
C. | ②在④中能够长时间存在且持续作用于⑥ | |
D. | 在⑤处可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葡葡糖的氧化分解全部发生在线粒体中 | |
B. | 自养生物的光合作用都发生在叶绿体中 | |
C. |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进行ATP的合成 | |
D. | 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都能利用[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920年~1940年间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
B. | 1940年后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人为的捕杀 | |
C. | 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的时期是1930年~1935年 | |
D. | 该小岛野兔的环境容纳量为1000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实验操作 | 目的 | |
A | 在研磨叶片前加入碳酸钙 | 防止色素被破坏 |
B | 低温处理后的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 | 固定细胞的形态 |
C | 将真核细胞匀浆置于离心机中离心 | 将细胞结构从小到大分离开 |
D | 将电压表的电极分别置于神经元细胞膜内外 | 测神经元的静息电位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