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生物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相联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结构上看,二者都有双层膜
B.从功能上看,二者都与细胞的能量代谢有关
C.从所含物质上看,二者都含有少量DNA
D.从结构上看,二者增大膜面积的方式相同

分析 本题考查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
1、结构上不同之处:线粒体形状是短棒状,圆球形;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内膜向内折叠形成脊,脊上有基粒;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形状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分布在 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表皮细胞内;内膜光滑无折叠,基粒是由类囊体垛叠而成;基质中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2、结构上相同之处:都是双层膜结构,基质中都有基粒和酶,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
3、功能上不同之处: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
4、功能上相同之处:都需要水作为生理功能的原料,都能产生ATP,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解答 解: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的细胞器,A正确;
B、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与能量转化相关,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B正确;
C、叶绿体和线粒体液态基质中都含有少量DNA,C正确;
D、线粒体靠内膜折叠增大膜面积,叶绿体靠类囊体垛叠增大膜面积,故增大膜面积的结构不相同,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线粒体和叶绿体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区分比较能力,属于简单题.考生要明确,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随含有DNA,但是仍然受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控制,并不是完全自主的;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考生要注意将两者的共同点进行总结、列表,便于记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分别是(  )
A.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
B.因腌制过程中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缩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
C.发酵初期酵母菌活动强烈,其利用氧产生的气体为CO2
D.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对生物进化理论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物种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B.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新物种诞生
C.共同进化的过程也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过程
D.将西瓜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的四倍体,与原来的二倍体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mRNA的种类也相同
B.③④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C.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D.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102千焦/m2/年
PgPnR
A15.92.813.1
B870.7369.4501.3
C0.90.30.6
D141.061.979.1
E211.520.1191.4
分析回答:
(1)能量流动是从B(填字母)营养级开始的.理由是营养级含能量最多是生产者.
(2)写出该能量流动的食物链B→D→A→C,该食物链能否继续延长不能(能或不能)理由是因为C营养级的能量已经很少,不足以养活下一个营养级.
(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流到第四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5.7%.
(4)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增加(增加或不增加),说明理由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或答Pg(生产者的)>R(所有生物的呼吸消耗).
(5)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受害最严重的营养级是C,简述其原因生物的富集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被破坏问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紫外线影响生物的根本原因是(  )
A.引起基因突变B.产生皮肤癌C.消毒、杀菌D.促进蛋白质凝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有两瓶酵母菌培养液,A瓶中含有放射性32P,B瓶中含有放射性35S,将两份酵母菌分别置于A、B两瓶中培养一段时间,则A、B瓶中酵母菌都会带上放射性的细胞结构包括(  )
①染色体   ②线粒体   ③内质网   ④高尔基体   ⑤核糖体   ⑥细胞膜.
A.②③④⑥B.①②⑤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图).

(1)过程①代表的是逆(反)转录.获得的X是杂交瘤细胞.
(2)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A蛋白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核酸(基因)序列比较;或用图中的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夏季某睛朗的一天对一密闭蔬菜大棚中某种气体的含量进行一天24小时的检测,结果如图1,图2是叶肉细胞内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关系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所测气体为O2;某同学据图1认为该大棚内的蔬菜一天内有机物增加,其依据是F点的O2含量高于A点(一天内光合作用释放O2的量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
(2)图1中的EC段叶肉细胞内的C3含量的变化趋势是减少,图1中CD段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温度过高,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
(3)对应图1中的DB段,图2中应该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有A、C、D、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