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基本骨架的是 ,由于 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此实验结果直接证明了细胞膜中的 ,由此能较好地解释细胞膜结构上的 性.
(3)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时发现,其外膜包含很多称为“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可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物质的这种跨膜方式为 ,体现了生物膜功能上的 性.若将线粒体的蛋白质提取出来,脱离膜结构的大部分蛋白质无法完成其生理功能,说明 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
(4)通过其他方法,测得多种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如表:
膜的类别 | 蛋白质% | 脂质(主要是磷脂)% | 糖类% |
变形虫细胞膜 | 54 | 42 | 4 |
小鼠肝细胞膜 | 44 | 52 | 4 |
大红细胞膜 | 49 | 43 | 8 |
依据表数据,分析构成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在化学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主要区别是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二上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
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
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年级为单位调查了人的眼睑遗传情况,对班级的统计情况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
请分析表中情况,回答下列问
题:
(1)根据表中第________组婚配调查,可判断眼睑性状中属于隐性性状的是________。
(2)设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a,请写出在实际调查中,上述各组双亲中可能有的婚配组合的基因型:
第一组:________。
第二组:________。
第三组:________。
(3)某同学(5号个体)所在家庭眼睑遗传系谱如图,试推测3号与4号生一个双眼皮男孩的几率为_____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高秆抗病的小麦与高秆感病的小麦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两个亲本都是杂合子
B.感病对抗病为显性
C.高秆对矮秆为显性
D.两个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亲本为纯合子,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15:1,则F1与隐性个体测交,性状分离比是3:1
B.若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13:3,则F1与隐性个体测交,性状分离比是3:1
C.若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7:9,则F1与隐性个体测交,性状分离比是3:1
D.若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3:5,则F1与隐性个体测交,性状分离比是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补班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研究发现,有1%~2%的HIV感染者并不发病,其原因是他们在感染HIV之前,体内存在3种名叫“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以下对“阿尔法﹣防御素”的推测中正确的是( )
A.高温和强酸强碱会使其功能丧失
B.控制其合成的基因可能含A、U、C、G 4种碱基
C.一定含有C、H、O、N、P、S等元素
D.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DNA决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补班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合成的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
B.人体内环境中含有血红蛋白、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神经递质等
C.DNA分子碱基对不同的配对方式,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补班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郸城县一高高二上开学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
A.1:0 B.1:1 C.2:1 D.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