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1)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此时,瓶壁上形成单层细胞,这种单层培养法的出现,对细胞培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多,绝大部分细胞分裂停止,但极少数细胞克服细胞寿命的自然极限,获得不死性,朝着等同于癌细胞的方向发展,该种细胞由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
(3)在动物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一般要满足四个方面的条件:①无菌,无毒的环境,②营养,③温度和pH,④气体环境,其中在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由于人们对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故在使用合成培养基时,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气体环境主要是提供细胞所需的O2和CO2,其中O2的作用是提供细胞进行有氧呼吸,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4)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某种物质的毒性大小,若用被检测物质培养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发生变异的细胞数目所占的百分比大,则该物质的毒性大,判断的依据是物质的毒性越大,越容易导致细胞发生变异.

分析 1、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2、细胞的接触抑制: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
3、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因此黏着性降低.
4、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解答 解:(1)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性抑制.此时,瓶壁上形成的细胞层数是单层.
(2)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多,绝大部分细胞分裂停止,但极少数细胞克服细胞寿命的自然极限,获得不死性,朝着等同于癌细胞的方向发展,该种细胞由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
(3)在动物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一般要满足四个方面的条件:①无菌,无毒的环境,②营养,③温度和pH,④气体环境,其中在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由于人们对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故在使用合成培养基时,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气体环境主要是提供细胞所需的O2和CO2,其中O2的作用是提供细胞进行有氧呼吸,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4)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某种物质的毒性大小,若用被检测物质培养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发生变异的细胞数目所占的百分比大,则该物质的毒性大,判断的依据是物质的毒性越大,越容易导致细胞发生变异.
故答案为:
(1)接触抑制
(2)不死性    糖蛋白   降低
(3)抗生素   血清、血浆    提供细胞进行有氧呼吸      维持培养液的pH
(4)物质的毒性越大,越容易导致细胞发生变异

点评 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癌细胞的特点、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丝分裂的特点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如果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法.
(2)图乙中,若鼠和昆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N+R.
(3)图乙中,若蛇的食物原来是$\frac{4}{5}$来自鼠,$\frac{1}{5}$来自蛙,现假如蛇的食物来源,鼠的比例变为$\frac{1}{5}$,则消耗相同的植物,蛇同化的能量是原来的$\frac{3}{7}$(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
(4)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该过程属于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次生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生物种类多少或生物丰度度高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推荐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不能独立完成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B.转录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的RNA没有碱基对

C.DNA分子互补配对的两条链中碱基种类和序列不一定相同

D.转录时,RNA聚合酶只能起到催化作用,不能识别D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一对夫妇,丈夫基因型为Aa,妻子基因型为aa,生有一个Aaa的三体孩子,原因可能是(  )
A.可能是父亲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分开
B.一定是母亲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分开
C.一定是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分开
D.可能是父亲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分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问题,请回答:
(1)泡菜的选材:蔬菜应该新鲜,若放置时间过长,则蔬菜中的硝酸盐易被还原为亚硝酸盐;
(2)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是否正确
否(填写是或否);
(3)腐乳制作流程的正确顺序为②④①③(按顺序填写序号)
①加卤汤装瓶:使用含量为10%左右的酒,抑制微生物生长,使腐乳具有独特香味   ②让腐乳长出毛霉:直接接种或利用空气中毛霉孢子  ③密封腌制:用酒精灯对瓶口灭菌后密封   ④加盐腌制: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分层整齐摆放在瓶中,逐层减盐瓶口铺厚
其中存在两处错误:第①步 改正为12%
第④步 改正为加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是某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2n=10)的某些基因在亲本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该种植物的高度由三对等位基因B、b,F、f,G、g共同决定,显性基因具有增高效应,且增高效应都相同,还可以累加,即显性基因的个数与植株高度呈正相关.已知母本高60cm,父本高30cm,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该时期细胞核内有20个DNA分子.
(2)F1的高度是45cm,F1测交后代中高度为40cm的植株出现的比例为$\frac{3}{8}$.
(3)多次实验结果表明,让F1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Ee所占比例总为$\frac{2}{7}$,请推测原因E基因存在纯合致死现象.
(4)该种植物叶缘锯齿尖锐与光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只有基因都为隐性时才表现为叶缘光滑.已知其中一对是位于1、2号染色体上的D、d,请设计实验探究另一对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
第一步:选择图中的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1种子;
第二步:种植F1种子,待植株成熟让其自交,得到F2种子;
第三步:种植F2种子,待其长出叶片,观察统计叶片表现型及其比例.
结果及结论:
①F2植株的叶缘锯齿尖锐与光滑的比例接近15:1,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若F2植株的叶缘锯齿尖锐与光滑的比例接近3:1,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生物均为单细胞生物,其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细菌,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遗传都遵循孟德尔定律
B.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都是分解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C.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异养生物,在电镜下可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
D.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有细胞壁,且都含有R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从叶绿体中提取色素,选取的最佳叶片应是(  )
A.黄色叶片B.紫色叶片C.白色叶片D.浓绿的叶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与性别决定有关的基因都位于性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