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甘薯在我国黄淮流堿、长江中下游地区有着广泛的种植,图20所示为其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

1图中,①~⑤代表物质名称,AC代表反应阶段或步骤,请根据对应关系填写表:

相关物质或阶段的描述

对应编号

卡尔文探究有机物生成途径时标记的物质

[____]

一定量植物单位时间该物质释放量代表光合速率

[____]

光能转化为活跃化学能的反应阶段

[____]

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且消耗ATP的反应步骤

[____]

2叶绿素分子吸收利用的光主要是___________

A.红橙光+绿光B.红橙光+蓝紫光

C.蓝紫光+绿光D.所有色光

甘薯的全生育期依次要经历发根分枝期、蔓薯并长期、快速膨大期等多个阶段,为探究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对生长的影响,开展了相关实验,以全生育期正常灌水(WW)作为对照。

3如表所示为实验方案中各组土壤相对含水量的拟定数据,①~③依次是___________

分组

发根分枝期(%

蔓薯并长期(%

快速膨大期(%

WW

75±5

75±5

75±5

DS

35±5

35±5

DS1

35±5

75±5

75±5

DS

75±5

35±5

DS3

75±5

75±5

A.35±535±535±5B.35±535±575±5

C.35±575±535±5D.35±575±575±5

4叶面积系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而净光合速率则是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减去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速率之差。图1、图2所示为按照表5条件处理后,各组叶面积系数、净光合速率的测定数据。

概述由图1和图2所能得出的结论,并就有限灌水条件下甘薯栽培如何合理分配水资源的使用给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 C

2B

3C

4结论:干旱胁迫会导致叶面积系数和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且干旱胁迫时间越早、胁迫持续时间越长,产生的不利影响越大。

建议:在有限灌水条件下,应优先确保前期的供水,按照发根分枝期>蔓薯并长期>快速膨大期的优先级顺序进行水资源的分配使用

【解析】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1分析图示可知,为水光解产生的氧气,②为还原氢,③为光反应形成的ATP,④为CO2,与C5结合形成C3为有机物。A为光反应阶段,C为暗反应阶段C3的还原过程。卡尔文探究有机物生成途径时标记的物质④CO2,一定量植物单位时间①氧气释放量可代表光合速率,光能转化为活跃化学能是在A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且消耗ATP的反应步骤是C3的还原过程,即C过程。

2叶绿素分子吸收利用的光主要是红橙光和蓝紫光,即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本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对生长的影响,以全生育期正常灌水(WW)作为对照,同时还应设置全生育期干旱(DS)作为对照,其它实验组应与WW组存在单一变量进行比较,故①处为35±5处为75±5,使DS2组与WW组对比形成蔓薯并长期干旱胁迫的条件,处为35±5,使DS3组与WW组对比形成快速膨大期干旱胁迫的条件,即C正确,ABD错误。

4根据图示中曲线的变化可得结论为:干旱胁迫会导致叶面积系数和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且干旱胁迫时间越早、胁迫持续时间越长,产生的不利影响越大。在有限灌水条件下甘薯栽培合理分配水资源的使用上的建议为:在有限灌水条件下,应优先确保前期的供水,按照发根分枝期>蔓薯并长期>快速膨大期的优先级顺序进行水资源的分配使用。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制备①步骤使用的培养基过程是先灭菌再调 PH

B. ②③④步骤操作时只需要在接种前和划线结束后灼烧灭菌

C. 操作③到④的过程中,接种环共灼烧处理了 5 次

D. 接种结束后,将④倒置培养,皿底上标注菌种及接种日期等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黄色小鼠(AA)与黑色小鼠(aa)杂交,产生的F1Aa)不同个体出现了不同体色。研究表明,不同体色的小鼠A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但A基因上二核苷酸(CpG)胞嘧啶有不同程度的甲基化(如图)现象出现,甲基化不影响基因DNA复制。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F1个体体色的差异与A基因甲基化程度有关

B.甲基化可能影响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结合

C.碱基甲基化不影响碱基互补配对过程

D.甲基化是引起基因突变的常见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阶段ABC都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

B.阶段A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物只有丙酮酸和ATP

C.阶段B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D.阶段C产生的物质②中的氧原子均来自氧气,产生ATP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历史发展至今,已经历过数次微生物传染病的爆发流行,远者如13471353年间席卷欧洲的黑死病(鼠疫),近者如2020新年伊始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COVID-19

11所示为鼠疫的传播过程。由图可知,鼠疫的传播途径是

A.空气传播B.接触传播

C.媒介物传播D.病媒传播

2鼠疫杆菌的研究中常用到龙胆紫血液琼脂培养基,其配方如表所示:

成分

蛋白胨

牛肉粉

氯化钠

龙胆紫

琼脂

浓度(g/L)

100

30

50

001

150

注:(1)调节pH70-72使用;(2)灭菌冷却后每1000mL培养基应加入lmL脱纤维兔血。

脱纤维兔血可刺激鼠疫杆菌的生长,而龙胆紫则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关于该培养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为液体培养基B.此为通用培养基

C.调节pH应在灭菌前进行D.灭菌的条件应设定为100℃,30min

31822℃条件下鼠疫噬菌体只裂解鼠疫杆菌而不裂解其他菌。某实验室拟用鼠疫噬菌体裂解试验对其分离到的疑似鼠疫杆菌菌株进行鉴定,所得结果如图2所示并由此确定该菌株为鼠疫杆菌。据此推测,鼠疫噬菌体裂解试验的步骤为:

1)在酒精灯火焰附近使用___________(选填“平板划线法”或“涂布平板法”)接种待鉴定的菌株;

2)在图2所示平板上___________(选填“A点”或“B点”)位置滴加含鼠疫噬菌体的溶液;

3)将平板___________(选填“倒置”或“直立”)放置,置于20℃条件下培养24h

(说明:“倒置”指平板与水平面平行,接种面朝下;“直立”指平板与水平面垂直)

[COVID-19SARS-CoV2]

20203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在原有确诊标准(病毒核酸检测)上新增了血淸SARS-CoV2特异性IgMIgG抗体作为病原学诊断标准。

4关于IgMIg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均存在于内环境中

B.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均可分泌

C.高尔基体是二者的合成场所

D.二者参与的特异性免疫称细胞免疫

5如图所示为SARS-CoV2感染后发展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VID-19易感人群的血清中检测不到SARS-CoV2特异性IgMIgG

B.患者感染SARS-CoV2后体内产生IgMIgG属于先天免疫

C.隐性感染者体内也会产生SARS-COV2特异性IgMIgG

D.IgG抗体的产生晚于IgM抗体,但在体内的持续存在时间长于IgM抗体

E.IgG抗体阳性可提示近期感染,而IgM抗体阳性可提示感染时间较长的既往感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乙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共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属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

2)图乙中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___________(填字母),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用字母及数字表达)。

3)建立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能量的___________,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4)图甲中黑鱼一般不会将所有的鲫鱼和河虾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精明的捕食者”策略。该策略对人类利用野生生物资源的启示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人体免疫调节紊乱,导致红细胞被破坏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其致病机理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a细胞是___________b细胞是___________。抗自身红细胞抗体与____________结合,产生复合体后被机体自身免疫细胞消灭,导致贫血。

2)环孢素A是一种强效免疫抑制剂,可选择性抑制T细胞的功能,常用于治疗此疾病。根据图示及所学知识推测,其机理是环孢素A抑制T细胞功能,从而抑制___________的分泌,导致B细胞不能正常增殖分化。

3)医生提示此类免疫抑制剂药物不能长期大剂量使用,原因是长期大剂量使用会导致T细胞被抑制,机体的___________免疫降低,易受各种病原体的感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 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

D.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是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图2是该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3为一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若图1食物网中戊摄食丁和丙的比例为31,丙摄食的两种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则戊每增加10 kg生物量,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需要消耗生产者_________kg

2)在图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A属于____________E属于_________F属于____________

3)在图3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若海豹的数量减少,短时间内磷虾的数量如何变化?____________

4)碳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在AE之间传递的,是以___________的形式在AF之间传递的。

5)根据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在开发和利用该生态系统以前,需要对其营养结构及其功能即能量流动和__________等进行研究,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损害。

6)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7)能量在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