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问题:
(1)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发生的具体场所是叶绿体的类素体的薄膜上;有氧呼吸过程中,水的生成发生的具体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2)若以14CO2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在暗反应中首先出现14C的化合物为三碳化合物;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CO2中的O最终来自于反应物水和葡萄糖.
(3)植物光合作用光饱和点可通过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来确定.在一定条件下,某植物在温度由25℃降为5℃的过程中光合速率逐渐减小,推测该植物在光照充足时的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填“<”、“≤”、“=”、“≥”或“>”)25℃.
(4)探究温度对某种植物有氧呼吸速率的影响时,植物应放置在密闭的黑暗环境中进行实验测定,其他条件应适宜;植物有氧呼吸速率可以通过测定有机物消耗的量来表示.

分析 1、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

2、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stackrel{酶}{→}$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stackrel{酶}{→}$20[H]+6CO2+少量能量 (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反应式:24[H]+6O2$\stackrel{酶}{→}$12H2O+大量能量(34ATP).

解答 解:(1)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发生的光反应过程中,具体场所是叶绿体的类素体的薄膜上;有氧呼吸过程中,水的生成发生的第三阶段,具体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2)若以14CO2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在暗反应中首先出现14C的化合物为三碳化合物,是14CO2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的;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二阶段产生CO2,产生的CO2中的O最终来自于反应物水和葡萄糖.
(3)植物光合作用光饱和点是指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时的光照强度,所以可通过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来确定.由于在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最大,大于或小于最适温度,酶的活性都减弱.在一定条件下,某植物在温度由25℃降为5℃的过程中光合速率逐渐减小,说明在25℃--5℃之间,25℃时酶的活性最强.因此,可推测该植物在光照充足时的光合作用最适温度≥25℃.
(4)由于在没有光照时,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在探究温度对某种植物有氧呼吸速率的影响时,植物应放置在密闭的黑暗环境中进行实验测定,其他条件应适宜;植物有氧呼吸速率可以通过测定有机物消耗的量来表示,也可以通过测定O2消耗的量或CO2生成的量来表示.
故答案为:
(1)叶绿体的类素体的薄膜上  线粒体内膜
(2)三碳化合物   反应物水和葡萄糖
(3)光照强度≥
(4)黑暗   有机物消耗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高一上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分布情况如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B.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C.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D.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随州市高二上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南极考察队在南极考察期间,科学家经常需要从温暖的驻地室内进入冰天雪地中,此过程中体内发生的反应是( )

A.皮肤血管舒张,皮肤的血流量增加,抵御寒冷

B.垂体合成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代谢活动增强

C.骨骼肌战栗,产热量增加

D.下丘脑里的冷觉感受器兴奋,并将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冷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正常情况下甲图生物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
B.乙图中黑方框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丙图所示的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frac{1}{2}$
D.丁图细胞表示二倍体生物的有丝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甲表示某种野兔迁入草原生态系统后,野兔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之比(θ)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野兔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时,做标记的野兔更容易被捕食,则野兔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偏高(填“偏高”、“偏低”或“不变”).由图甲分析可知,在调查期间野兔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曲线.
t3-t1时间段内,野兔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增长型.在t1时间点,种群的增长率最大.t2时种内斗争强度,大于(填“小于”、““等于”或“大于”)t3时的种内斗争强度.
(2)图中B表示野兔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储存在野兔体内的能量).图中若某种天敌为鹰,鹰能够依据野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野兔同样也可以躲避猎捕,这说明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信息能调整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若该鹰的三种食物来源的比例为鼠:蛙:野兔=1:2:1,则鹰每增加2kg,至少消耗150kg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图中生物自交后代产生AaBBDD的生物体的概率为$\frac{1}{8}$
B.
图中黑方框图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
图所示的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 $\frac{1}{4}$
D.
图不能表示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甘草酸是中药甘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了快速检测甘草酸,科研人员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了抗甘草酸的单克隆抗体,其基本操作过程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注射相应抗原后应立即从小鼠脾脏中提取细胞甲
B.过程②诱导细胞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过程③、④的筛选方法相同,细胞丙、丁遗传物质相同
D.过程⑤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进行,细胞丁都可大量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广泛用于牛奶、奶酪、啤酒等产品的消毒方法是(  )
A.高压蒸汽灭菌B.巴氏消毒法C.酒精消毒D.火焰灼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深圳湾潮间带泥滩边缘处长有红树林等植物,为许多珍稀动物和濒危生物物种提供了栖息地,从20世纪80年代起,不同部门根据各自的需要在深圳湾北岸开展了填海造地活动,由于认识不足,对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破坏.
(1)填海过程中潮间带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人类的活动改变了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该生态系统中,鱼类觅食时的游动提高了被捕食的风险,而鸟类捕猎的行为特征也会让鱼类躲避捕猎,可见,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填海过程中砍掉了一片红树林,由于食物和栖息空间(写出两点即可)减少,所以大大降低了各种底栖动物的环境容纳量,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可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4)当前可持续发展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