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为培育矮秆性状的水稻,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研究.
(1)科研人员构建含T-DNA的重组质粒,在T-DNA区段中含有已知序列的潮霉素抗性基因.将水稻W的愈伤组织浸入含有上述重组质粒的农杆菌菌液中,20min后转入水稻愈伤组织培养基培养,3d后转入含潮霉素的培养基中筛选抗性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的材料取自水稻W的未成熟胚,其原因是分化程度较低,易于脱分化.
(2)提取转基因水稻W叶片细胞的总DNA,利用T-DNA区段中的潮霉素抗性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法对转基因水稻进行分子(水平)鉴定.
(3)将抗性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的水稻幼苗移栽至大田,得到T0代转基因水稻.以(非转基因)水稻W为对照,对
T0代水稻进行表型分析,筛选得到矮秆突变体G.判断G的矮秆突变性状是否为可遗传变异的常用方法是观察G的自交后代(T1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4)从T1代筛选矮秆突变体,T2~T4每代均种植矮秆突变体,各代植株上剪取叶片进行潮霉素抗性检测,统计T2代和T4代潮霉素抗性和株高表型,得到如表结果.
潮霉素
抗性
世代植株数目
矮秆正常株高
抗性T22590
T42980
非抗性T2080
T4092
据表分析,T2和T4代矮秆:正常株高均符合3:1的分离比,说明矮秆突变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表中矮秆植株均表现潮霉素抗性,正常株高植株均表现为潮霉素敏感的结果说明,T-DNA以单点方式插入到水稻基因组中,使控制株高的基因失活.

分析 1、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一特点,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把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
2、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外植体$\stackrel{脱分化}{→}$愈伤组织$\stackrel{再分化}{→}$胚状体→新植体.
3、分析表格:表中T2和T4代矮秆:正常株高均符合3:1的分离比,说明矮秆突变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且表中矮秆植株均表现潮霉素抗性,正常株高植株均表现为潮霉素敏感.

解答 解:(1)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一特点,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把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在T-DNA区段中含有已知序列的潮霉素抗性基因,因此用含潮霉素的培养基中筛选抗性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的材料取自水稻W的未成熟胚,其原因是未成熟胚的分化程度较低,易于脱分化.
(2)在T-DNA区段中含有已知序列的潮霉素抗性基因,因此提取转基因水稻W叶片细胞的总DNA后,利用T-DNA区段中的潮霉素抗性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再用PCR法对转基因水稻进行分子(水平)鉴定.
(3)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过程形成幼苗.以(非转基因)水稻W为对照,对T0代水稻进行表型分析,筛选得到矮秆突变体G.判断G的矮秆突变性状是否为可遗传变异的常用方法是观察G的自交后代(T1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4)表中T2和T4代矮秆:正常株高均符合3:1的分离比,说明矮秆突变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表中矮秆植株均表现潮霉素抗性,正常株高植株均表现为潮霉素敏感,这说明T-DNA以单点方式插入到水稻基因组中,使控制株高的基因失活.
故答案为:
(1)农杆菌    潮霉素    分化程度较低,易于脱分化
(2)潮霉素抗性基因分子(水平)鉴定
(3)再分化(非转基因)水稻W  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4)一       显          矮秆植株均表现潮霉素抗性,正常株高植株均表现为潮霉素敏感

点评 本题结合图标,考查基因工程、基因分离定律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结合表中数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宜兴市校级学业考试)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郑州校级期末)下列有关糖类生理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

B.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C.动物体肝脏中储存能量的物质是糖原

D.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中有纤维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邯郸市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06秋•泰州期末)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请据图回答:

(1)反射弧是由[ ] 、[ ] 、神经中枢、[ ] 和[ ] 五部分组成的.

(2)图中显示的神经元的细胞体共有 个,其中有 个在神经中枢中.

(3)图中箭头表示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错误的是 处(填箭头旁字母).

(4)图中共有突触 个.

(5)在人体内的神经﹣体液调节中,图中①一般是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 组成的.

(6)如果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图中ABCD处首先测到局部电流的是 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图中甲是培育表达人乳铁蛋白的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技术路线,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乙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1)图中将人乳铁蛋白基因插入质粒,可以只用EcoR I同时酶切质粒和人乳铁蛋白基因,也可以使用BamH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同时酶切质粒和人乳铁蛋白基因,后一个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产生质粒和目的基因自身连接产物.
(2)为了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DNA连接酶.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为了筛选.
(3)从分子水平简述雌性转基因牛分泌人乳铁蛋白的过程是DNA(人乳铁蛋白基因)转录成mRNA,mRNA翻译成蛋白质(人乳铁蛋白).
(4)该雌性转基因牛经与普通雄性个体交配所产的雌性后代是否也能分泌含人乳铁蛋白的乳汁?为什么?不一定,因为该雌性转基因牛产生的卵细胞中可能含人乳铁蛋白基因,也可能不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临床上治疗大面积创伤时,可将经特殊处理的猪皮移植到患者的创面处,并在猪皮上开若干个小口植入患者的自体皮,待其生长并最终替换猪皮.研究表明,导人人P基因的转基因猪所提供的“皮肤”可在移植后存活更长时间,能够保证自体皮充分生长.图为获得这种转基因猪的操作流程,请回答:
(1)过程①中,常用胰蛋白(或胶原蛋白)酶处理,获得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需一些适宜的条件,包括无菌、无毒环境、营养、适宜的温度和pH、气体环境等条件.
(2)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检测P基因是否已整合到了成纤维细胞的染色体上,可采用DNA分子杂交
技术.
(3)过程③采用的是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过程⑤为胚胎移植技术.
(4)细胞B最终能发育成转基因猪,体现了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5)若应用图中③技术得到人的早期胚胎,并从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用于医学研究和治疗,则这种方法称为治疗性克隆.我国对此类研究所持的态度是不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表示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DNA分子的特定序列,并在特定位点对DNA进行切割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EcoRⅠ、HpaⅠ代表两种限制酶.
(2)图中甲和乙经过相应操作均形成两个片段,切口的类型分别为黏性末端、平末端.
(3)由图解可以看出,限制酶的作用特点是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以下是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①过程必须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②过程使用的是逆转录酶.③表示PCR技术.④表示基因工程中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若方法C是最常用的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方法,则方法C是显微注射法.
(2)如果转基因牛D的牛奶中含有血清白蛋白,则说明目的基因在个体水平已表达成功.
(3)图中对良种奶牛进行处理时用到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A和B分别是指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a、b、c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B.Ⅰ、Ⅱ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不属于基因突变
C.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主要是由于间期时间相对较长
D.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