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衣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青霉菌的拟核区是一个大型环状DNA分子
C、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中
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一个正常生活的细胞,发现没有叶绿体,则该细胞一定不是植物细胞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专题:
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
解答: 解:A、衣藻属于真核生物中的低等植物,其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A正确;
B、青霉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
C、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另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存在DNA复制,C错误;
D、叶绿体一般分布在植物细胞的叶肉细胞和幼茎的皮层细胞中,植物的根细胞中没有叶绿体,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和功能以及异同点,考生首先要能够识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所包含的种类;其次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区别;同时要求考生能够明确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些肽分子式是CaHbO10N5,将它彻底水解后都能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甘氨酸(C2H5O2N)、丙氨酸(C3H7O2N)、苯丙氨酸(C9H11O2N)、谷氨酸(C5H9O4N),则这些肽共多少种(  )
A、60B、120C、40D、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当你专心作答生物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图中的哪些区域(  )
A、H 区
B、S 区
C、W 区
D、V 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动物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
A、叶绿体B、线粒体
C、核糖体D、溶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①和④都存在碱基U和T
D、结构①内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外膜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一种植物和一种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表中数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CHONPS
植物43.576.2444.431.460.200.17
动物55.997.4614.629.333.110.78
A、碳元素的含量说明有机物是干物质的主要成分
B、这两种生物体内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若该动物血液中钙离子过高则会发生肌肉抽搐
D、动植物体内的P、S元素含量较低,为微量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分析下列问题:
(1)在这个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蛇占
 
个营养级.
(2)既属于第三营养级又属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是
 

(3)小鸟与蝗虫的种间关系为
 

(4)在这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
 
作用,使C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生产者、消费者又通过
 
作用,使C元素回到大气中.
(5)决定青蛙种群密度的为
 
 

(6)如果小鸟所含能量为9×106KJ,那么蛇从小鸟获得的能量最多为
 
 KJ.
(7)图中所列生物作为该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再与
 
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8)如由于环境改变,蟾蜍不适应新环境而大量死亡,那么蛇数目变化情况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能参与人体的免疫的过程(如图示意),请回答下列问题:

(1)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有识别作用的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体现细胞膜的
 
功能.
(2)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
 
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也能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发生
 
免疫.
(3)由图知,DC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具体功能是
 

(4)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5)艾滋病病毒(HIV)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CD4受体识别T淋巴细胞并侵染,从而破坏人类免疫系统.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研究思路是:建构HIV可识别的带有CD4受体的人体
 
细胞,让HIV识别并侵染,侵染这种细胞后的HIV病毒却无法增殖.请简要说明HIV在这种“陷阱”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A所示.侦测期间植物有时有照光(固定的光照强度),有时则是处于完全黑暗中,测得连续60分钟内氧气浓度变化的结果如图B所示曲线(液滴移动距离已换算为ppm).
(1)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在
 
分钟测定时间点,装置内的氧气浓度为250ppm.
(2)在最初10分钟时段,瓶内植物进行
 
作用.在第40分钟时,植物
 
(有/没有)光照,你的判断理由是
 

(3)在实验过程中某段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29-150+18+35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图曲线的
 
(A.15-35分钟/B.40-60分钟)时间段内获得的.
(4)如果该植物后30分钟的呼吸速率平均值与前20分钟呼吸速率平均值相同,则该植物后30分钟内真正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为
 
×103ppm/小时(用O2的生成速率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