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如图1为某科研小组进行菊花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流程图解,请回答:

(1)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或生长旺盛)作为外植体.本实验配制培养基一般需首先配制各种母液,Zn、Fe浓缩100倍,配制时根据浓缩倍数(或浓缩比例)计算用量,并加水稀释,接种前培养基应经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处理.培养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2℃
(2)脱分化主要发生在a过程(用字母表示),愈伤组织无(填“有”或“无”)特定结构和功能,植物组织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
(3)若用菊花茎段进行上述植物组织培养,该过程不必(填“必修”或“不必”)添加植物激素
(4)若在培养过程中,发现愈伤组织只分裂而不分化出芽和根,则可能原因有:①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适中;②激素使用顺序不当,先使用了生长素.
(5)实验中常发现愈伤组织被真菌污染,为查找污染原因设计了四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图示外其他均相同,实验结果表示如图2:据图可初步判断离体组织灭菌时间不足是造成污染的最主要原因.

分析 1、分析图示可知:a表示脱分化,bc表示再分化,d是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2、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在植物组织培养时,植物激素的使用:

激素使用情况结果
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
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既分裂也分化
同时使用,且比例适中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同时使用,且生长素用量较高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
同时使用,且细胞分裂素用量较高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解答 解:(1)因为生长旺盛的嫩枝生理状况好,容易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所以对菊花来说,要选取生长旺盛的嫩枝来进行组织培养;本实验配制培养基一般需首先配制各种母液,Zn、Fe浓缩100倍,配制时根据浓缩倍数(或浓缩比例)计算用量,并加水稀释,接种前培养基应经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处理.培养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2℃.
(2)脱分化主要发生在过程a过程,再分化主要发生在bc过程;愈伤组织无特定结构和功能;从植物组织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
(3)菊花组织培养过程中,自身内源激素即可调节其生长,无需添加植物激素.
(4)若在培养过程中,发现愈伤组织只分裂而不分化出芽和根,则可能原因有:①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适中,②激素使用顺序不当,先使用了生长素.
(5)分析曲线图:通过4个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培养基灭菌时间、培养基pH、培养基的温度对污染率都没有太大的影响,而离体组织培养灭菌的时间越长,污染率越低,由此可知,外植体消毒时间太短是造成污染的最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
(1)新萌生的侧枝(或生长旺盛)   100   浓缩倍数(或浓缩比例)   高压蒸汽灭菌(灭菌) 18℃-22℃
(2)a  无  全能性
(3)不必
(4)适中  生长素
(5)离体组织灭菌时间不足

点评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具体过程、条件及相关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植物激素的使用顺序或比例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再做出准确的判断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基因A与B完全连锁,a与b完全连锁.由AABB与aabb植株杂交得F1后,F1再自交.则F2的表现型的分离比是(  )
A.1:1B.1:2:1C.3:1D.5:1: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治疗性克隆是将患者健康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受体卵母细胞中构建成重组细胞,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分离出胚胎干细胞,经定向分化形成特定的组织器官,用于治疗.
(1)应选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MⅡ)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且对受体细胞作去核处理,目的是保证重组细胞中核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患者健康体细胞.
(2)体外培养时,首先应保证重组细胞处于无菌、无毒的环境,当重组细胞达到囊胚期时,可从其内细胞团中分离胚胎干细胞.
(3)若克隆过程需进行基因改造,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其导入动物细胞的最有效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4)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在体外经定向诱导分化,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解决目前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调节细准焦螺旋(如图)的目的是使(  )
A.物像变小B.物像变大C.物像更清淅D.视野更明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T淋巴细胞分为若干种类,其中常见的有具有协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核具有杀伤靶细胞功能的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某科研组用HIV病毒感染上述两类T细胞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HIV病毒破坏T细胞将导致艾滋病患者患癌机率增大
B.Th细胞淋巴细胞表面有识别HIV的特异性受体
C.HIV病毒只攻击人体的各类淋巴细胞
D.Th细胞易受HIV的攻击,从而导致患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力均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典型过程是(  )
A.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C.细胞吸收氧气D.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埃博拉病毒(EBV)为单股负链(-RNA)其蛋白质外壳内包裹有RNA依赖性RNA聚合酶.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在细胞质中复制、装配,以出芽方式释放,如右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NA依赖性RNA聚合酶是在埃博拉病毒内合成的
B.过程①、②需要RNA依赖性RNA聚合酶和核糖核苷酸
C.(+)RNA为mRNA,能指导EBV蛋白质的合成
D.EBV的释放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它不仅具有改善和维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功能,而且在全球碳平衡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碳循环不仅仅局限在某一生态系统,而是具有全球性,原因是大气中的CO2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2)森林中自上而下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决定这种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森林植物的这种分布能增强图中的①过程,从而提高群落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3)伴随着图中①过程的进行,太阳能就输人到了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中.图中分解者参与的过程是③和④过程.
(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请利用上图某一个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对此加以说明①过程中,光能作为动力,使CO2转化成有机物的反应得以进行(或②或③或④过程中,有机物氧化分解的同时,进行着化学能的释放和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生物技术实践中的有关问题:
(1)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该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在花药培养中,常常会出现染色体组数目(或染色体倍性)的变化,因此需要对培养出来的植株做进一步的鉴定和筛选.
(2)在配制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MS培养基时,往往需要加入适量的蔗糖,理由是既能作为能源物质,又能维持渗透压稳定.
(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可以从土壤中分离获得,分离的基本过程如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其中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的微生物,鉴别该种微生物需要加入的特殊物质是刚果红,该物质能够与纤维素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如果某个菌落的周围出现了透明圈,说明该种微生物能够产生纤维素酶,能够分解纤维素.
(4)食品安全检测时通常采用大肠杆菌作为致病微生物的指示菌,为测定哪些菌落属于大肠杆菌,可选用伊红美蓝培养基对该菌落进行鉴定,大肠杆菌的菌落在该培养基上呈现深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