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病毒,能引起手足口病.图甲为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图乙为中心法则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该病毒的RNA含20个腺嘌呤和30个尿嘧啶,则该病毒完成一次复制需要腺嘌呤50个

B.图甲中的N对过程①②具有反馈调节功能

C.图甲所示的病毒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相当于图乙中的②④③

D.图甲中体现了+RNA的两种功能:翻译的模板和病毒的组成部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细胞呼吸需要氧气参与的是哪一个阶段(  )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D.第一段和第二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威海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特点的是

A.蛙红细胞的分裂 B.唾液细胞分泌淀粉酶

C.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D.肝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识别胰岛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有关基因表达和基因工程问题.

(1)图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2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spⅠ、BamHⅠ、MboⅠ、SmaⅠ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它们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多选)

A.若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图1中DNA片段,能产生2个平滑末端

B.若用限制酶MspⅠ酶切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则获得的最长的DNA片段长度为788bp

C.若需将目的基因D导入图2中的质粒,应选择限制酶是BamHⅠ

D.为了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培养基上需分别添加抗生素B和抗生素A

(2)假设某基因的右侧序列是AAGCTTGAC∥TTCGAACTG,应选择下表中的__________酶(填数字序号)作为内切酶.

(3)请在图3方框内画出上题酶切割后产生的两个末端的碱基序列.__________

图4甲是某目的基因(4.0kb,1kb=1000对碱基)与大肠杆菌pUC18质粒(2.7kb)重组的示意图.图中Ap′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lacZ是显色基因,其上的EcoRI识别位点位于目的基因插入位点的右侧,其控制合成的物质能使菌落呈现蓝色.(图乙中深色圆点即为蓝色菌落)

(4)图乙的培养基中含有氨苄青霉素,请判断图乙中所出现的白色和蓝色两种菌落中,何种会含有重组质粒?__________

(5)现用EcoRI酶切质粒,酶切后进行电泳观察.有人说,只有出现长度为3.0kb和3.7kb的片段,才可以判断该质粒已与目的基因重组成功(重组质粒上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点与EcoRI的识别位之间的碱基对忽略不计).你如何评价之?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为某种细胞结构模式图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由单层膜构成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能合成DNA聚合酶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2)该图所示细胞模式图不能表示下列哪些细胞?__________(多选)

A、蓝藻 B、蚕豆的根毛区细胞 C、洋葱鳞茎外表皮细胞 D、动物肝细胞

(3)若将该图修改为人的浆细胞模式图,则细胞内抗体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合成后运输到__________中进一步加工.抗体分泌时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

(4)若图示细胞合成的蛋白质为ATP合成酶,则ATP合成酶合成过程中需要经过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填序号);推测该酶将被转运到__________(填序号)中发挥作用.

(5)如果某分泌蛋白由2条多肽链共200个氨基酸组成,则控制该分泌蛋白的基因完成一次表达过程至少生成__________个水分子(假设基因转录只形成一个m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D与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B.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

C.AE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D.EF所示的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图中,图甲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乙示水平放置于地面的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丙示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下列实验现象及解释合理的是( )

A.图甲中胚芽鞘尖端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是由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造成的

B.图甲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接近图丙中B浓度

C.图乙茎3、茎4处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位于图丙中的C点之前和之后

D.图乙根1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根2处,所以幼苗根将呈现向地生长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某同学经分离得到X、Y两种未知菌种,分析其DNA的碱基组成,发现X菌的腺嘌呤含量为15%,而Y菌的胞嘧啶含量为42%.下列关于这两个菌种DNA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菌的鸟嘌呤含量为15%
B.X菌的胞嘧啶及鸟嘌呤碱基组成总和为70%
C.Y菌的腺嘌呤的数量较X菌的低
D.X菌的DNA较Y菌的DNA耐热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