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金属硫蛋白(MT)是一类广泛存在的金属结合蛋白,某研究小组计划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构建转基因工程菌,用于重金属废水的净化处理.PCR扩增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一对与MT基因两端序列互补配对的引物(引物1和引物2),为方便构建重组质粒,在引物中需要增加适当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碱基互补配对,而造成引物自连.
(2)图中步骤1代表变性,步骤2代表退火,步骤3代表延伸,这三个步骤组成一轮循环.
(3)PCR扩增时,退火温度的设定是成败的关键.退火温度过高会破坏引物与模板之间的碱基配对.退火温度的设定与引物长度、碱基组成有关,长度相同但GC含量高的引物需要设定更高的退火温度.
(4)如果PCR反应得不到任何扩增产物,则可以采取的改进措施有②③(填序号:①升高退火温度 ②降低退火温度 ③重新设计引物).

分析 PCR技术:
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
2、原理:DNA复制.
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
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5、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

解答 解:(1)构建重组质粒,首先要用限制酶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质粒,所以位于目的基因两端的引物中需要增加适当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设计的引物之间不能有碱基互补配对,否则引物自连,而不能与模板相连.
(2)图中步骤1、2、3分别代表变性、退火、延伸,这三个步骤组成一轮循环.
(3)G-C之间有3个氢键,A-T之间有2个氢键,所以G-C含量越高的引物,退火温度越高.
(4)PCR反应得不到任何扩增产物,可能是退火温度过高,导致引物与模板不能相连;或引物间相互配对,引物自连,不能与模板相连.因此,可通过降低退火温度或重新设计引物进行改进.
故答案为: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碱基互补配对
(2)变性
(3)GC含量高
(4)②③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PCR的具体过程,以及引物的作用,学会分析引物或温度改变对PCR结果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性状与性染色体叙述,错误的是(  )
A.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大小相同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D.伴性遗传不一定有交叉遗传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选取某种植物中的两个纯合品系抗病弧形叶和不抗病卵形叶做亲本进行杂交,F1的表现型为抗病卵形叶,F1自交,F2中出现四种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抗病卵形叶:抗病弧形叶:不抗病卵形叶:不抗病弧形叶=5:3:3:1.研究发现,在排除了交叉互换和突变的前提下,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某类同时含两个显性基因的配子死亡.控制是否抗病的基因用 A、a表示,控制叶型的基因用B、b表示,请回答:
(1)根据F1和F2中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能不能判断上述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不能(填“能”或“不能”).
(2)请用上述出现的个体为材料设计实验,探究同时含两个显性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死亡配子的类别.①杂交组合:F1(母本)×不抗病弧形叶(父本)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子代中出现抗病卵形叶:不抗病卵形叶:不抗病弧形叶=1:1:1,说明含两个显性基因使雌配子致死.
若子代中出现抗病卵形叶:抗病弧形叶:不抗病卵形叶:不抗病弧形叶=1:1:1:1,说明含两个显性基因使雄配子致死.
②杂交组合:F1(父本)×不抗病弧形叶(母本)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中出现抗病弧形叶:不抗病卵形叶:不抗病弧形叶=1:1:1,说明含两个显性基因使雄配子致死.
若子代中出现抗病卵形叶:抗病弧形叶:不抗病卵形叶:不抗病弧形叶=1:1:1:1,说明含两个显性基因使雌配子致死.(写出杂交组合并指出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3)若同时含两个显性基因的死亡配子为卵细胞,简述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作材料,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抗病卵形叶植株的过程取AaBb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用相应病原体感染卵形叶植株,保留抗病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胰岛A细胞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能发生的是(  )
A.氨基酸→胰岛素;ATP→ADP+PiB.葡萄糖→淀粉;H2O→[H]+O2
C.氨基酸→核糖体蛋白;[H]+O2→H2OD.葡萄糖→丙酮酸;染色质→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
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草B.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蚜虫D.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需要经过(  )
A.有丝分裂B.无丝分裂C.减数分裂D.二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表示人体内两种调节系统的部分结构或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若“+”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则图甲中a细胞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①处的激素名称为甲状腺激素,作用为-(用“+”或“-”表示).
(2)若乙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
①A代表反射弧的效应器,刺激图中的X、Y位点,可产生缩手反射,该反射过程中,Z处传递的信号的形式为化学信号.
②如果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给予X点和Y点各一个适宜强刺激,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次数分别为0次和2次.
③已知某种药物可以阻断反射活动,为探究其作用机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药物放在Z点,刺激Y点,发现电流表发生偏转,而效应器无反应.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这种药物是通过阻断突触处的信号传递起作用的.另一同学对此实验作了相应的补充,使之更严密.你认为他的补充意见应该是将药物放在X点,刺激Y点,观察效应器的反应.
(3)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变化)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图丙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①精神因素能使T细胞活性下降,导致机体生成抗体能力降低的原因是淋巴因子的分泌量减少,且(识别)呈递抗原的能力降低,影响了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使抗体的生成量减少.
②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③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一是通过信息分子经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例如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就是通过此途径实现的.
(4)某同学认为一种植物(N植物)的提取液对SARS病毒有抑制作用,他以小白鼠为研究材料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进行证明.
实验步骤:①选择一只健康的小白鼠,让小白鼠感染SARS病毒.
②在喂养小白鼠的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N植物提取液,观察小白鼠是否出现患病症状.
我们认为该同学的实验存在明显的不科学之处,请指出两点:
ⅰ没有对照实验;
ⅱ用于实验的小白鼠数量太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Na+-K+泵是一种常见的载体,也是能催化ATP水解的酶.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由此可知(  )
A.该载体不一定能催化ATP水解,但一定能促进物质的运转
B.Na+和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分别是主动转运和协助扩散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Na+和K+通过Na+-K+泵跨膜运输的方式相同
D.Na+-K+泵对维持动物细胞的渗透压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冬天,同学们从温暖的教室里出来到操场上跑操,由于教室内外温度很大,机体需经过一系列调节活动才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可引起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沿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经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减少皮肤的散热量(热量散失).在此调节过程中,由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传出神经调控的效应器除了上述的毛细血管外,还主要有汗腺、骨骼肌、肝脏(答出两项即可).
(2)刚到寒冷的环境时,甲状腺直接在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分泌活动增强.调查发现,学生在寒冷的室外比温暖的室内的“精气神”要大,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关系的角度可以判断甲状腺激素
还有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功能.
(3)由于室内外温差很大,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同学们的身体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即使是在夏季,医生也建议,在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之后最好不要立即到温度很低的空调间“乘凉”,其主要依据是低温环境的刺激,使机体产热作用增强、毛细血管收缩、出汗减少,最终导致机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