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的总称;
2、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m.
解答 解:(1)草原上的所有昆虫不属于一个种群,原因是所有昆虫并不属于同一物种;
(2)图中含有7条食物链,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猫头鹰,猫头鹰属于三级消费者;
(3)猫头鹰和狼存在共同食物鼠,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关系;猫头鹰和蛇共同竞争食物昆虫和鼠,而且猫头鹰以鼠为食,故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和捕食;
(4)第一次捕获90只鼠做上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放置相同数量的捕鼠器,第二次捕获85只鼠,其中17只带有标记,N:90=85:17,N=450条.种群密度为:450÷2=225只/hm2;若田鼠被捕获一次后警觉性提高,则重捕田鼠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少,进而造成调查结果偏大;
(5)通过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猫头鹰需要消耗的生产者的量为:1÷4÷20%÷10%=$\frac{1}{8}$;
通过草→昆虫→猫头鹰,这条食物链猫头鹰需要消耗的生产者的量为:1÷4÷20%÷10%=$\frac{1}{8}$;
通过草→昆虫→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猫头鹰需要消耗的生产者的量为:1÷4÷20%÷20%÷10%=$\frac{5}{8}$;
通过草→鼠→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猫头鹰需要消耗的生产者的量为:1÷4÷20%÷20%÷10%=$\frac{5}{8}$.所以共需生产者的量为:$\frac{1}{8}$×2+$\frac{5}{8}$×2=$\frac{3}{2}$千克;
故答案为:
(1)否 所有昆虫并不属于同一物种
(2)7 三
(3)竞争 竞争和捕食
(4)225 偏大
(5)$\frac{3}{2}$
点评 本题结合食物网、能量流动图,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上海卷精编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玉米叶肉细胞中有CO2“泵”,使其能在较低的CO2浓度下进行光合作用,水稻没有这种机制。图19显示了在相同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不同植物在不同胞间CO2浓度下的光合速率。各曲线代表的植物情况见表4,其中人工植物B数据尚无。
(1) CO2可参与水稻光合作用暗反应的_______过程,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
(2)在胞间CO2浓度0~50时,玉米的光合速率升高,此阶段发生的变化还有____。
A.经气孔释放的CO2增多 B.单个叶绿素a分子的氧化性不断增强
C.供给三碳化合物还原的氢增多 D.单个叶绿素a分子吸收的光能持续增多
(3)在胞间CO2浓度200~300之间,水稻的光合速率逐渐上升而玉米的不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根据曲线①、②、③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推测,表4中人工植物B在不同胞间CO2浓度下的光合速率(曲线④)最可能是______。
(5)根据表4及相关信息,图19中曲线②和曲线③所示光合速率的差异可说明______。
(6)现代工业使得大气中CO2的浓度不断提高,这一环境变化趋势更有利于______。
A.水稻生长,因为超过一定的胞间CO2浓度后玉米的酶活性不再增加
B.水稻生长,因为在较低胞间CO2浓度范围内水稻的酶活性较高
C.玉米生长,因为它们的光合效率极高
D.玉米生长,因为它们拥有CO2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江苏卷精编版) 题型:综合题
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下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鱼塘大量投饵后,水体常会出现有害的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饵料中的_________分解产生的。
(2)图示系统在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鱼塘富营养化水还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______元素营养。
(3)为调查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可采用_________法,分别统计_________的种群密度。
(4)通过稻田净化,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在稻田中的_________(填序号)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
①好氧 ②光合放氧 ③厌氧 ④兼性厌氧
(5)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径稻田后,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 |
B. | 由过程③可知白色是显性性状 | |
C. | F1与F2中白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 |
D. | F2中黄花与白花的比例是5: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4}$ | B. | $\frac{1}{8}$ | C. | $\frac{3}{4}$ | D. | $\frac{3}{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比较指标 | ① | ② | ③ | ④ |
酶Y活性/酶X活性 | 100% | 50% | 10% | 150% |
酶Y氨基酸数目/酶X氨基酸数目 | 1 | 1 | 小于1 | 大于1 |
A. | 状况①说明基因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 |
B. | 状况②是因为氨基酸数减少了50% | |
C. | 状况③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子提前 | |
D. | 状况④表明基因突变大多数是有害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所示生命活动边解旋边进行,乙所示生命活动完全解旋后再进行 | |
B. | 甲乙所示生命活动涉及的碱基配对方式有所不同 | |
C. | 甲所示生命活动需要DNA聚合酶,乙所示生命活动需要RNA聚合酶 | |
D. | 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生命活动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