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某研究小组欲将已知抗除草剂基因导人原生质体培育抗除草剂大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得大量抗除草剂基因,可通过PCR技术进行扩增,也可将其连接到质粒上,通过大肠杆菌培养扩增.
(2)制备叶片原生质体的酶混合液中,一般含较高浓度的甘露醇,其目的是避免制备的原生质体吸水胀破.酶混合液需通过过滤(G6玻璃砂漏斗)灭菌,才能用于无菌原生质体的制备,整个无菌操作过程需在超净台中进行.
(3)可通过显微注射方法,直接将抗除草剂基因导入原生质体的细胞核.此外,还可用聚乙二醇融合、电击等方法导入.导入后的原生质体需再生出细胞壁,经持续分裂获得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获得再生植株并扩大繁殖.
(4)利用带有标记的抗除草剂基因特殊片段与从转基因植株提取的RNA进行分子杂交,验证抗除草剂基因是否被整合到受体的细胞中并转录.

分析 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进而形成完整的植株.
2、植物组织培养需要的条件:①消毒灭菌;②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③适宜的温度;④充足的养料.

解答 解:(1)可通过PCR技术进行体外扩增,获得大量抗除草剂基因.之后抗除草剂基因和运载体质粒重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2)用酶混合液处理植物细胞时,酶混合液中含有适宜浓度的甘露醇,其作用是细胞内外的渗透压,防止细胞吸水胀破.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无菌无毒的环境,因此酶混合液需通过过滤(G6玻璃砂漏斗)灭菌,才能用于无菌原生质体的制备,整个无菌操作过程需在超净台中进行.
(3)可通过显微注射方法,直接将抗除草剂基因导入原生质体的细胞核.导入后的原生质体需再生出细胞壁,形成重组细胞,经持续分裂获得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获得再生植株并扩大繁殖.
(4)要检验抗除草剂基因是否被整合到受体的细胞中并转录,可以用RNA与DNA分子杂交技术验证.
故答案为:
(1)PCR     质粒
(2)吸水胀破     过滤(G6玻璃砂漏斗)   超净台
(3)显微注射      细胞壁
(4)分子杂交

点评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基因工程技术,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条件及相关应用;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具体步骤的相关内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HIV(艾滋病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在人体血浆中增殖B.遗传物质存在于拟核中
C.核酸中含4种含氮碱基D.蛋白质由自身的核糖体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根据下面甲、乙、丙三个图解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鉴定甲细胞是否为活细胞的实验方法观察该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或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与甲细胞吸收钾离子有关的细胞器有④、⑦(填标号)
(2)若乙图是乳腺细胞,有人利用这种细胞进行了以下的实验:用3H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这种细胞,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丙所示. 则丙图中的a、b、c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依次分别是图乙中(填标号)⑦,⑤,②
(3)构成细胞边界的是[]①细胞膜,它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它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乙图中细胞呼吸能产生CO2的场所是④(填标号)
(5)乙图中合成磷脂的场所是[]⑤内质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图1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图2是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甲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填成分).碳元素在甲和己之间流动形式是二氧化碳.
(2)图1中三级消费者是丁;丙的粪便是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3)图2中,若A表示图1中第二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第二营养级(乙)的同化的能量,D表示用于第二营养级(乙)呼吸散失的能量.
(4)图2中的E所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与图1中的戊相同,从图2中可以看出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frac{g}{b}$(用图2中小写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下面图1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甲、乙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其中数字代表过程,A、B代表物质);图2表示当光照和CO2浓度足够的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光照时CO2的吸收量,虚线表示黑暗时CO2的产生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乙过程发生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其中物质B产生于该过程的第二阶段,物质B中氧元素来源于反应物中的葡萄糖和水.
(2)图1中,若甲过程其他条件不变,光照由弱变强,则短时间内C5的含量将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3)依据图2,若植物所处温度使其在光照情况下生长状况最佳,那么在此温度条件下,每天交替进行l2h光照、12h黑暗处理,则该植物在24h内积累的葡萄糖为40.9mg(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幽门盲囊蛋白酶.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反应温度、蛋白酶的种类,因变量是酶活性,无关变量与实验目的无关,对实验结果有(有/无)影响?
②探究试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
③胃蛋白酶实验组pH应控制在2左右.
④酶的催化化学反应进行的机制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⑤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不能.理由是:据图可知酶活性随温度提高逐步升高,酶活性峰值未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PCR技术的叙述不正确是(  )
A.PCR全称是多聚酶链式反应
B.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技术
C.PCR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
D.PCR反应需要解旋酶和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完成概念图:填出十个字母代表的含义
A种群B年龄组成C死亡率D迁入率E生物圈F互利共生G寄生H物种丰富度I食物链J能量流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表为某种大肠杆菌的分子组成,能够做出的推论是(  )
 成分水  蛋白质DNA RNA 糖类 脂质 中间产物 无机离子 
相对含量(%)7015163 221
分子种类1 3000 110005040 500 12
A.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B.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C.DNA的含量和种类都很少,说明DNA并不重要
D.蛋白质的种类很多,说明蛋白质的功能也多种多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