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已知果绳的长翅和短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长硬毛和短硬毛由另一对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B、b控制,下面为纯合亲本长翅短硬毛雌果蝇和短翅长硬毛雄果蝇杂交实验结果.
实验一:长翅短硬毛雌果蝇×短翅长硬毛雄果蝇
F1:长翅长硬毛雌果蝇    长翅短硬毛雄果蝇
实验二:F1中雌雄果蝇相互杂交
F2:长翅长硬毛:长翅短硬毛:短翅长硬毛:短翅短硬毛=6:6:2: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翅形性状为显性现象表现形式中的完全显性,长硬毛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F2中有12种基因型,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子占$\frac{1}{3}$,F2中的短翅雌果蝇和长翅短硬毛雄果蝇相互交配,F3雌果蝇中长翅长硬毛占$\frac{1}{3}$.
(3)写出亲本到F1的遗传图解.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题意知,A(a)与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实验一长翅与短翅杂交,子一代都表现为长翅,说明长翅对短翅是显性性状,雌果蝇和雄果蝇都是长翅,因此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雌果蝇是长硬毛,雄果蝇是短硬毛,因此控制硬毛长短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实验二:F1中雌雄果蝇相互杂交F2:长翅长硬毛:长翅短硬毛:短翅长硬毛:短翅短硬毛=6:6:2:2,长翅:短翅=3:1,长硬毛:短硬毛=1:1,子一代基因型是AaXBXb、AaXbY,亲本基因型是长翅短硬毛雌果蝇是AAXbXb、短翅长硬毛雄果蝇aaXBY

解答 解:(1)由分析可知,长翅对短翅为完全显现;长硬毛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由题意知,子一代基因型是AaXBXb、AaXbY,子一代相互交配产生子二代的基因型种类是3×4=12种;F2的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是AA:Aa=1:2,纯合子占$\frac{1}{3}$;F2中的短翅雌果蝇的基因型是aa,长翅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A:Aa=1:2,杂交后代短翅果蝇的比例是aa=$\frac{2}{3}×\frac{1}{2}=\frac{1}{3}$,长翅果蝇的比例是$\frac{2}{3}$,子二代长硬毛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BXb,短硬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bY,杂交后代雌果蝇中长硬毛的比例是$\frac{1}{2}$,因此F3雌果蝇中长翅长硬毛占$\frac{2}{3}×\frac{1}{2}=\frac{1}{3}$.
(3)由分析可知,亲本基因型是AAXbXb、aaXBY,杂交产生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Y,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
(1)完全显性      X
(2)12    $\frac{1}{3}$     $\frac{1}{3}$
(3)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果蝇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等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关系推测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基因所在的位置及遵循的遗传规律,学会应用遗传图解解答遗传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普宁市高一3月教学质检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

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

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

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线粒体内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将酵母菌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以下模拟实验.最终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是(  )
A.甲、乙B.乙、丙C.甲、丙D.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冰桶桃战”是为了让人体验“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而引发的活动,要求参时用冰水浇遍全身.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参与者在用冰水浇遍全身时,寒冷剌激人体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经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到效应器,使机体产热增加,同时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在此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2)人体在饥饿时,血糖浓度下降,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填“激素”名称)增加,使血糖浓度上升;血糖浓度下降,也可被血糖感受器感知,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血糖调节中枢,然后通过传出神经到胰岛A细胞核肾上腺,它们分泌相应激素,使血糖浓度上升,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在血糖调节中,胰岛A细胞表面所存在的受体有血糖受体、神经递质受体和胰岛素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据研究知道,下丘脑发出的相关神经能直接支配胰岛细胞的活动,在体内相关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血糖浓度能维持在0.8~1.2g/L水平.但多种因素会导致血糖浓度异常而患病,如糖尿病(据发病原因主要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有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异常的抗体,导致胰岛B细胞受损而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Ⅱ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浓度并不低甚至高,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有研究发现Ⅱ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无法从血管内渗透出来是导致患者血糖升高的原因.
(1)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若在血管壁上有感受血糖浓度变化的化学感受器,试写出当血糖浓度升高时通过神经调节的反射弧:血糖(或化学)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传出神经→胰岛B细胞.神经-腺体接头处可看作突触结构,那么胰岛B细胞的部分细胞膜可构成突触后膜.
(3)Ⅰ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异常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Ⅱ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请根据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提出一条治疗方法:使用增加血管通透性的药物(或设法增大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豌豆种子的黄色(Y)和绿色(y)、圆粒(R)和皱粒(r)是两对相对性状.下列基因型中属于纯合子的是(  )
A.YyRrB.YYRrC.YYRRD.Yy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细胞中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的氧化反应是放能反应
B.光合作用的碳反应是吸能反应
C.ATP 是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
D.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放能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二)回答与生态工程有关的问题:

(1)对农作物秸秆多途径利用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下,贯穿全过程的核心技术是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其中“过腹还田”的具体途径是秸秆→家畜→粪便→农田.将秸秆和动物粪便等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这是利用了农业生态工程中的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技术.
(2)农业生产上,畜牧业依赖和受制于种植业,可以通过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合理优化技术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退耕还林”后,林地的增加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更有利于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使用农药能有效控制农业害虫,但也使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因此利用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行生物防治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男性血友丙患者(XhY)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某女性携带者(XHXh)中一个处于减II中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基因数目的比例为1:1B.核DNA分子数目的比例为4:1
C.染色单体数目的比例为2:1D.常染色体数目的比例为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