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竞争不断增强
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
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
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联考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
A.6、18 B.5、18
C.5、17 D.6、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高一上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对几种细胞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真核细胞中都含有图示的五种细胞器
B.分离这些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C.通过一定的染色技术,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以上五种细胞器
D.组成①与③膜成分的脂质和蛋白质种类、含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高二上精英对抗赛2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用小鼠作实验材料,完成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切除垂体及胰腺可减小小鼠自身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实验的影响
B.该实验没有进行实验对照,需要增添空白对照组
C.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具有协同作用
D.增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实验效果更显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高二上精英对抗赛2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强
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应
C.刺激A,电流计的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D.兴奋从B传到D,只存在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高二上精英对抗赛2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某生物内有关免疫的一系列变化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上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细胞C、细胞B、细胞E三种
B.过程a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过程b产生的物质X可以和Y特异性结合
D.有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图中的任何反应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研究发现在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相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A和吲哚乙酸(IAA)的促进作用不同.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A和IAA的促进作用是否存在差异,实验小组同学以小麦胚芽鞘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步骤(填空):
第1步:取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小麦胚芽鞘若干,并切去尖端4mm,然后浸入蒸馏水中1h.
第2步:选取处理过的胚芽鞘,每10条为一组分别放入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A溶液(甲组)和IAA溶液(乙组) 中.
第3步:避光且温度保持在 25℃条件下培养24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并求两组胚芽鞘长度的平均值.
(2)预测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①若 ,说明生长素类似物A促进生长的作用大于吲哚乙酸(IAA).
②③略.
(3)实验分析:
①实验中要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原因是 ,将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 .
②每一组要10条,而不是1条的原因是 .
③如果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IAA溶液处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发现有两个不同浓度的IAA培养液培养的胚芽鞘的平均长度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描述的是( )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③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有少量红墨水、浓度为30%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细胞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部位①②的颜色分别是( )
A.①无色 ②绿色 B.①红色 ②绿色
C.①红色 ②无色 D.①红色 ②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