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分)下图表示某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⑤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可能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氮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UCU-丝氨酸、UAC-酪氨酸)

(1)形成②链的过程叫 ,主要场所是 ,需要的原料是

(2)完成遗传信息表达的是______(填字母)过程,a过程所需的酶有_____________。

(3)图中含有核糖的是____(填数字);由②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是_______。

(4)该DNA片段复制三次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_______个。

(5)苯丙酮尿症是由控制某种酶的基因异常引起的,这说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

(6)一个细胞周期中,b过程中每个起点可起始多次,a过程在每个起点一般起始 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莠去津是一种含氮农药(化学名称:2-氯-4-二乙胺基-6-异丙胺基-1,3,5-三嗪),在土壤中不易降解,为修复被其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请据图回答:(已知莠去津在水中溶解度低,含过量莠去津的固体培养基不透明)

(1)由图推断,从A瓶到C瓶液体培养的过程称为选择培养,目的是初步选择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并增加其数量.
(2)在将C瓶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之前通常要进行梯度稀释,从图中看本实验将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3)一段时间后,培养基出现无透明圈和有透明圈两种菌落,我们筛选的目的菌是有透明圈菌落中的细菌,该菌落生长所需的氮元素主要来源于莠去津.
(4)为弄清固体培养基中的非目的菌的菌落来自C瓶菌种还是培养基,应如何设置对照组?配制的培养基灭菌后不接种菌种,与实验组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
(5)某同学计划统计C瓶中“目的菌”的总数,他选用10-4稀释液进行涂布分离,且设置了3个培养皿的实验组.该同学得到的3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是21、212和256,该同学以这3个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作为统计结果.你认为合理吗?不合理.如何解释3个平板上的数据差异?可能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如某一组实验取菌液太少或涂布不均匀或涂布器未冷却充分杀死了细菌(其他合理答案可给分).
(6)实验结束后,除了菌种保存外,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培养物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水稻杀手”福寿螺喜食水稻幼嫩部分,是我国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我国创建出如图1的稻鸭绿色农业生产模式;图2为该生产模式中碳循环示意图(A、B、C、D代表不同成分,①、②、③代表过程).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图1中由于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物质和能量,不能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2)图1中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鸭子和福寿螺,鸭子与稻飞虱能根据对方的行为信息特征作出反应,这说明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的作用.
(3)若图1中线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该线虫的同化量可表示为N+R.
(4)若福寿螺取食水稻的比例由$\frac{3}{4}$调整到$\frac{1}{4}$,福寿螺增加1kg体重,设福寿螺和田螺的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从理论上分析,微藻比原来多消耗12.5kg.(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
(5)图2中的①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过程,在①、③过程中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
(6)科研人员在该生态系统中引入中华鳖,可大量捕食福寿螺的成体和卵块,鳖和水稻生活在一起,鳖也可以吃掉稻叶上的草籽、害虫等,对水稻来说不需要除草、施肥和用药.由此推测,鳖处于二、三、四营养级.从生态学原理上分析,这种做法的优点是能量多级利用和防止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有关平板划线操作正确的是(  )
A.平板划线法常用于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立即塞上棉塞
C.划线时将沾有菌种的涂布器迅速伸人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后立即盖上皿盖
D.注意最后一区域不要与第一区域相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进行有性繁殖的植物更易进行组织培养
B.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中不一定要添加植物激素
C.植物激素中细胞分裂素存在时可以加强生长素的作用
D.pH、温度、光照等条件对植物组织培养没有多大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基质中含有色素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
C.叶绿体基质中可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D.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1中b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
B.图1中可bc段可发生交叉互换现象
C.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D.图2中细胞含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图一表示一个番茄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过程.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图二中T0~T1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生长的番茄幼苗的结构a中的某两种化合物(B、C、E或F),T1~T3表示改变某个条件后两种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请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④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和线粒体基质.
(2)③④⑤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⑤,H进入b的条件是氧气充足(氧气充足还是氧气不足)
(3)当环境处于一定条件时,G=I、D=K时,该番茄的代谢特点是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4)干旱初期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缺水,气孔关闭,使二氧化碳供应不足.
(5)在一定条件下,当G>I、D>K时,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6)若图二中,在T1时刻突然降低CO2浓度,则物质甲、乙分别指的是五碳化合物和还原氢和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衰老细胞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分减少,细胞萎缩,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B.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C.染色体固缩,细胞核体积缩小
D.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