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酶可以作为药品治疗某些疾病
B.ATP中的“A”与构成RNA中的碱基“A”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
C.当氧气充足、糖源缺少时,醋酸菌可将乙醇转变为醋酸
D.线粒体的外膜和基质中含有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分析 1、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式中A代表腺苷,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3、细胞有氧呼吸过程:

解答 解:A、蛋白酶可以作为药品治疗某些疾病,A正确;
B、ATP中的“A”为腺苷,RNA中的碱基“A”表示腺嘌呤,两者不是同一种物质,B正确;
C、当氧气充足、糖源缺少时,醋酸菌可将乙醇转变为醋酸,C正确;
D、线粒体的基质中含有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但线粒体外膜中不含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果酒和果醋的制作、ATP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ATP的结构特点;识记细胞呼吸的类型、过程、场所、产物等基础知识;识记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醋酸发酵
(2)图2中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酵母菌(含氧量少的)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果醋发酵时排出的是空气与CO2
(3)若果汁中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原因因为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且醋酸菌的发酵条件是氧气充足.
(4)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为18~25℃.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为30~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和蛋白质.如果尿样中检出葡萄糖时,此人可能患有糖尿病;若尿样中检出蛋白质,此人可能患有慢性肾炎,因此尿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临床诊断方式.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甲液或A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B液),待测尿液样本.
实验原理:
检测葡萄糖时须提前将甲液与乙液等量均匀混合,配制成斐林试剂(填名称).该检验的本质是在50~65℃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还原糖将新制的Cu(OH)2还原成Cu2O,从而出现砖红色沉淀.由于Cu(OH)2难溶于水易沉淀,因此使用本试剂必须做到现配现用.
检测蛋白质的试剂名称是双缩脲试剂.其原理是在碱性环境下,肽键可与Cu2+形成络合物,该物质呈紫色.
第一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为1、2.
第二步:分别向2支试管内加入2mL尿液样本.
第三步:向1号试管加入刚配好的试剂1mL,振荡试管并50~60℃水浴加热约2min;向2号试管先加入A液1mL,摇匀,再注入B液3至4滴,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
第四步: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1)若1号试管无砖红色沉淀,说明尿液样本未出现尿糖.
(2)若2号试管出现紫色,则说明此人可能患有慢性肾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小肠上皮细胞含有大量的线粒体,与这一结构特征相适应的细胞膜功能是(  )
A.简单扩散B.被动转运C.主动转运D.渗透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活细胞中,ATP和ADP的循环过程永不停息地进行着,请分析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i代表磷酸,则B为ATP,C为ADP.
(2)①过程中能量E 1在人和动物体内来自细胞呼吸,在绿色植物体内则来自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3)A 1和A 2相同吗?不相同,它们的作用分别是催化ATP的生成和水解.
(4)②中能量E 2的去向有哪些?细胞分裂、植株的生长、矿质元素的吸收、新物质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为生物膜结构模式图,a、b表示两种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内质网膜局部,则b可表示性激素
B.若a为氧气,则该膜可为线粒体内膜
C.若b为氧气,则该膜可为叶绿体内膜
D.若b为消化酶,则该膜为内质网膜局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刚毛与截毛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D、d表示).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亲本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灰身刚毛(♀)×
黑身截毛(♂)
灰身刚毛灰身刚毛♀灰身刚毛♂灰身截毛♂黑身刚毛♀黑身刚毛♂黑身截毛♂
   6:3:3:2:1:1
实验二灰身刚毛(♂)×
黑身截毛(♀)
灰身刚毛灰身刚毛♂灰身刚毛♀灰身截毛♀黑身刚毛♂黑身刚毛♀黑身截毛♀
  6:3:3:2:1:1
提示:如图为果蝇X、Y染色体同源区段(Ⅰ区段)和非同源区段(Ⅱ、Ⅲ区段).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可以推断出果蝇灰身性状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2)实验二中F1灰身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dYD,F2的灰身刚毛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8.
(3)用某基因型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F2中,符合上述条件的雄果蝇在各自F2中所占比例分别为0和$\frac{1}{2}$.
(4)已知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H、h,分别控制的性状是腿部有斑纹和腿部无斑纹.现有纯种果蝇若干,若仅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确定H、h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Ⅰ区段还是Ⅱ段,则可选择表现型为腿部无斑纹的雌性亲本与表现型为腿部有斑纹雄性亲本进行杂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表是不同pH值下,甲、乙两种酶的相对酶活性变化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相对酶活性 pH=2 pH=3 pH=4 pH=5 pH=6 pH=7 pH=8 pH=9 pH=10
 甲酶 90%  90% 80% 60% 40% 10% 0% 0% 0%
 乙酶 0% 0% 40% 60% 70% 100% 60% 40% 10%
A.甲酶在中性条件下活性较大B.乙酶保持活性的pH范围比甲酶大
C.甲酶的最适pH值在pH 2~3之间D.pH=5时,甲酶的活性大于乙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辽西五校高二下学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首次用羊的体细胞(乳腺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一只小母羊,取名“多利”,这一方法被称之为“克隆”,以下四项中与此方法在本质上最相近的是( )

A.将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后,分别植入两只母兔的子宫内,并最终发育成两只一样的兔子

B.将人的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烟草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烟草新品种

C.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D.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待受精卵在试管内发育到囊胚期时,再植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试管婴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