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Ⅰ | Ⅱ | Ⅲ |
稀释度104倍 | 5 | 8 | 3 |
稀释度103倍 | 178 | 191 | 156 |
稀释度102倍 | 418 | 511 | 389 |
分析 1、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筛选目的菌的培养基应该是选择培养基,培养基制作完成后进行灭菌处理,所有操作应该确保无菌操作.常用的固体培养基上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2、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活:在有氧时,酵母菌大量繁殖,但是不起到发酵效果;在无氧时,繁殖速度减慢,但是此时可以进行发酵.
3、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解答 解:(1)①为了避免微生物的污染,用灭过菌的小铁铲、信封取该处土样、并在火焰旁称取10g土样,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摇匀.而后进行系列稀释操作:吸取锥形瓶中土壤液的上清液1ml,转移至盛有9ml无菌水的大试管中充分摇匀,依次等比稀释,获得稀释至101、102、103、104倍的土壤液的稀释液.
②由于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因此选择“稀释度103倍”进行计算,每克土壤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约=(178+191+156)÷3÷0.1×103×102÷10=1.75×107个.要使该实验所得数据可靠,还应该实施的操作是同时在各稀释度组中,另加一个平板接种无菌水作为对照.
(2)酵母菌适宜生存的温度为18~25℃,为去掉酵母菌,挑取变酸的柿子酒内的菌膜(醋酸菌)于30〜35℃进行纯化培养,获得图1所示菌落分布.丙中已形成单个菌落,因此需要从丙区域中挑取部分菌落制玻片观察,选择所需菌种.
(3)①排气口弯管设置的目的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C02,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②可通过装置中的出料口对发酵情况进行及时监测.此时,若采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发酵液的酵母菌观察计数,与(1)中计数方法相比,该计数方法测得的酵母菌数目较多.
③柿子醋可在柿子酒生产的基础上改变菌种和环境条件进行生产,即菌种由酵母菌改为醋酸菌,环境条件有无氧、18~25℃改为通入氧气、30~35℃.
故答案为:
(1)①火焰 1 ②1.75×107 同时在各稀释度组中,另加一个平板接种无菌水作为对照
(2)30〜35 丙
(3)①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C02,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②出料口多
③菌种和环境条件
点评 本题考查了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以及果酒、果醋的制作,要求考生掌握微生物分离与纯化的方法,掌握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温 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15 | 3.75 | 3.53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25 | 1.75 | 2.25 | 3.00 | 3.50 |
光照强度(klx)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
CO2吸收速率(mg•m-2•h-1) | 甲 | -3.6 | -0.72 | 2.4 | 3.0 | 4.8 | 6.9 | 7.0 |
乙 | -4.6 | -1 | 2.4 | 3.6 | 5.8 | 7.9 | 8.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某些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可由RNA催化完成 | |
B. | 一个基因可以指导多种蛋白质的合成 | |
C. | mRNA的产生和降解与个体发育的阶段有关 | |
D. | 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在核糖体内完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IV既可入侵T细胞也可入侵红细胞,因此HIV对宿主细胞没有选择性 | |
B. | CD4修饰过的红细胞能够成为HIV的“陷阱细胞”可能是因为HIV在红细胞中不能增殖 | |
C. | 如果通过修饰造血干细胞,将只需要注射少量修饰细胞即可起相同效果 | |
D. | HIV入侵到红细胞后即死亡,因为免疫系统能够识别CD4修饰过的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兴奋在b上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 | |
B. | 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 |
C. | c处突触前膜完成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换 | |
D. | d处兴奋时细胞膜内电位由负变为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省唐山市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现有4支试管A、B、C、D,先向各试管内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出现砖红色沉淀的试管有 。
(2)在加入斐林试剂检验之前,试管D中剩余的物质有水、多肽、 。
(3)除了温度和 pH 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图 1 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图 2 为相同酶溶液在无抑制剂、添加不同抑制剂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
①据图1分析可推测,竞争性抑制剂与 具有类似结构因而能与酶的活性位点相结合。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 (选填“高温”、“低温”、“强酸”)对酶活性抑制的机理相同。
②图 2 中代表在酶中添加了竞争性抑制剂、非竞争性抑制剂的曲线分别是 、 。当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