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不合理的解释是( )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一段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所占的比例为20%,由这段DNA转录出来的mRNA中,胞嘧啶的比例是
A.10% B.20% C.40%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2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提倡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如图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D段肌肉细胞中的肌糖原将被大量消耗
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C.有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
D.若运动强度超过C,人体获得能量的途径仍以有氧呼吸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1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种生物的细胞核及相关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不具有选择性
B.图示中有中心体,说明该生物为低等植物或动物
C.在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收缩
D.rRNA(核糖体RNA)和蛋白质在核仁中合成并组装成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1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 它们的元素组成都有C、H、O
B. 它们都属于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 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产能不同,这与它们的分子组成有关
D. 多糖和胆固醇都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1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D.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联考协作体高三上期中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需要吸收更多的葡萄糖才能维持其生长o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如果限制体内谷氨酰胺(一种氨基酸)的含量,就可以使肿瘤细胞无法正常吸收葡萄糖,从而抑制它的生长。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肿瘤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 ,上述材料中“限制体内谷氨酰胺的含量,就可以使肿瘤细胞无法正常吸收葡萄糖”的原因最可能是 。
(2)科研人员发现物质X可引起肿瘤细胞的死亡,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实验细胞处理24小时,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的实验后,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 X物质浓度(ng•mL—1) | 细胞内ATP浓度(ng•mL—1) | 细胞死亡百分率 |
A | 0 | 80 | 1 |
B | 2 | 70 | 3 |
C | 4 | 50 | 10 |
D | 8 | 20 | 25 |
E | 16 | 16 | 70 |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
②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联考协作体高三上期中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与性别有关联,如果母亲患红绿色盲,儿子一定患红绿色盲,但女儿不一定患红绿色盲
B.系谱图中不能确定遗传病的具体遗传方式
C.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男性色盲患者,其原因是母方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出现异常
D.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均不遵循分离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甘肃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不同距离的跑步过程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供能的百分比.正确的说法是( )
A.跑步距离越长,无氧呼吸供能所占比例越大
B.跑1500米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当
C.跑100米时,所需ATP主要由有氧呼吸产生
D.马拉松跑时,肌肉细胞呼吸释放的C02与吸收的O2之比约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