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小肠上皮细胞依赖其细胞膜上的Na+?K+泵通过消耗ATP不断向细胞外积累Na+,以维持细胞外的高浓度Na+环境,而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葡萄糖再顺浓度梯度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血液循环,最终完成葡萄糖的吸收,据图分析,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肠腔中的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转运,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液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B. 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是磷脂双分子层
C. 结构Ⅰ和结构Ⅱ均为载体蛋白,因此在行使功能时可以互换
D. Na+?K+泵参与细胞外Na+离子积累属于主动运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德州夏津双语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与“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系统→羊”的层次一致的是 ( )
A.分生区细胞→分生组织→根→茎→小麦
B.骨骼肌细胞→骨骼肌→骨骼→运动系统→牛
C.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网→水螅
D.上皮细胞→上皮组织→肺→呼吸系统→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一中高二理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工程菌”是指
A.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诱发菌类自身某些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细胞株系
B.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同种不同株系的菌类杂交,得到的新细胞株系
C.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外源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细胞株系
D.从自然界中选取能迅速增殖的菌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一中高二理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限制酶水解相邻核苷酸间的化学键切断DNA
B.DNA连接酶可将末端碱基互补的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
C.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末端延伸DNA或RNA
D.逆转录酶以一条RNA为模板合成互补的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细胞膜结构图,据图回答。([ ]里填写字母或数字, 上填写文字)
(1)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 。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物质[ ] 。
(3)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
(4)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 种类不同。
(5)桑格和尼克森把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称为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的曲线是同一反应的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E1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
B.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
C.E3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
D.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胰岛素分子中的一条多肽链,其中有三个甘氨酸分别位于第8、20、23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多肽链至少含有一个羧基(位于第1位)和一个氨基(位于第30位)
B. 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图中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比原多肽链多5个氧原子
C. 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图中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4条多肽
D. 该多肽参与构成的分泌蛋白释放到细胞外需要经过两种细胞器的加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在胰岛B细胞中,将胰岛素原分子的C段切除后加工成具有活性的胰岛素,并被包裹在囊泡中的过程。胰岛素和C段肽链在被排出胰岛B细胞前,一直贮存在此囊泡中。该过程发生的场所应是
A.核糖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徐州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需鉴定的有机物 | 用于鉴定的试剂 | 反应产生的颜色 |
还原糖 | ① | ⑤砖红色沉淀 |
蛋白质 | ② | ⑥紫 色 |
淀 粉 | ③碘 液 | ⑦蓝紫色 |
脂 肪 | ④苏丹Ⅲ | ⑧ |
① ,② ,⑧ 。
(2)有几位同学选取大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来检测子叶中的脂肪与蛋白质,下列图1和图2分别为相应步骤的实验操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图 1 玻片上的子叶切片已经用苏丹Ⅲ染液染色3min,接着滴加 1~2 滴的试剂甲为 ,其作用是 。图 2 中试剂乙的名称是 ,其颜色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