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下图表示人体内氢元素随化合物代谢转移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只来自—NH2
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C.M物质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D.在O2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从低等无脊椎动物到高等哺乳动物都具有习惯化的学习行为。所谓习惯化是指当反复多次给予动物同一刺激时,动物体产生行为反应的强度逐渐减弱,最后甚至不出现反应。当以弱强度的刺激施加于海兔的喷水管时,海兔的鳃很快缩入外套腔内,这就是海兔的缩鳃反射,相当于脊椎动物的防御反应,具体神经环路如图1所示。如果每间隔1 min重复这种弱强度刺激,缩鳃反射会逐渐减弱,最终出现习惯化。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1所示,海兔缩鳃反射的完成至少需要_____个神经元的参与,其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
(2)在图1中b点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后,可在d点检测到电位变化,但在a点检测不到电位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图2分析习惯化的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生存的环境中存在很多信息刺激,有些刺激对其不一定是有意义的。从该角度分析,习惯化对动物生存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给予海兔的尾一个强刺激时,会使习惯化的缩鳃反射部分恢复到原来的反应幅度,这个过程称为去习惯化,具体神经环路如图3所示,与图1相比可知,去习惯化的形成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新增加的突触有_________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量普遍较低。某科研小组将增强子(增强它所调节基因的转录频率),
序列(提高mRNA的稳定性)等表达控制元件添加到构建的含有
基因的基因表达载体中,并将其导入紫花苜蓿细胞中。下图表示操作的基本过程,质粒外面标注了限制酶酶切位点,质粒里面标注了相关的结构和基因(其中
代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在植物中高效表达人类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通过基因改造,将原来的精氨酸密码子AGA改变为植物偏好的密码子CGG,由此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择:①
及
基因均发生改变 ②
序列改变 ③编码
的DNA热稳定性降低 ④运输精氨酸的tRNA发生改变)
(2)②过程使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__。X、Y、Z三个酶切位点中,_____________的酶切位点与其他两点不同。
(3)通过过程②将质粒2的一部分整合在质粒3的T-DNA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4)为提高质粒4的导入率,③过程常使用_____________处理农杆菌;进行④过程前,需提取农杆菌DNA,通过PCR进行基因扩增,鉴定其是否含目的基因,其引物设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5)长大后的转基因紫花苜蓿的表达量明显提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态学家高斯取相等数目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用一种杆菌为饲料,放在某个容器中进行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培养条件相同,且这两种草履虫都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双小核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为 ______________ 型,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速率在第8天时比第4天时有所 __(填“增加”或“降低”)。图中的K1_____________(填“>”、“=”或“<”)K2。
(2)根据图B可知,生物种间竞争的结果可以表现为____,除此外还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3)高斯混合培养实验中,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都以一种杆菌为食,大草履虫因竞争排除而死亡。某林区的猫头鹰和老鹰都以啮齿类动物为食,可是它们都生存了下来。该林区猫头鹰和老鹰可以共存的原因是____(答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特异性免疫的部分环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如图中T细胞将呈递抗原,则图示属于体液免疫
B.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作用
C.如图中T细胞将进行增殖和分化,则图示属于细胞免疫
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具有特异性,T细胞能识别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某生物正在进行某种分裂的细胞,等位基因A和a位于染色体的位置(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可能是( )
A.A位于①上,a位于⑤上
B.A位于⑤上,a位于⑦上
C.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①和③上
D.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②和⑥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1)图甲曲线中,b点处细胞进行生理活动的特点是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甲曲线中a点和b点分别向____和________移动。
(3)c点与b点相比较,叶绿体基质中C3的含量____(填“较多”、“较少”或“不变”)。
(4)图乙装置中,把盛水玻璃柱隔在灯与试管之间,能够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若实验中每隔5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茎豌豆Dd自交产生矮茎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所结的西瓜无子
C.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的种子可获得纯合植株
D.体细胞中发生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为可遗传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测定水样是否符合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常用滤膜法测定大肠杆菌的总数。大肠杆菌在含有伊红美蓝的固体培养基(EMB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呈黑色。如图所示,滤膜法的大致流程:用滤膜过滤待测水样→水样中的细菌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转移到EMB培养基上培养→统计菌落数目。据图回答问题。
(1)过滤待测水样需要用到滤杯、滤膜和滤瓶,其中需要经过灭菌处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与过滤有关的操作都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2)待测水样过滤完之后,还有部分细菌吸附在滤杯杯壁上,将这部分细菌也尽可能集中到滤膜上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完成过滤之后的滤膜紧贴在EMB培养基上,这属于微生物培养中的_________操作。从功能上看,EMB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4)无菌操作下将90ml无菌水加入到10ml待测水样中,这样就将待测水样稀释了______倍,将稀释后的菌液通过滤膜法测得EMB培养基上的菌落数为45,黑色菌落为5,则1升待测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目为________个。
(5)若要测定待测水样中酵母菌的数目,应更换上述过滤装置中的滤膜,选择孔径________(填“更大”或“更小”)的滤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