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大规模爆发,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包括呕吐、腹泻、体外出血、发烧等.下图表示埃博拉病毒感染人体后发生的部分免疫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1)图中不能够特异性识别埃博拉病毒的细胞有甲和丁(填编号),戊代表的物质是抗体.
(2)该图表示的是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的体液免疫,当病毒刚开始入侵时,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甲,其名称是吞噬细胞,图中乙细胞可产生淋巴因子(填编号)
(3)严重的腹泻,如果丢失盐分的比例大于丢失水分的比例,其内环境渗透压会降低(升高、降低、不变)
(4)某人感染了该病毒后,出现了发热症状,与发病前相比其产热量增加
(5)科研人员用志愿者检测新的病毒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将健康的志愿者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名.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实验组的处理:接种等量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检验志愿者血液中产生抗体的能力.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志愿者需接种不同浓度的疫苗.
(6)有人建议用康复者的血清来治疗患者,其原理是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

分析 1、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发生的体液免疫过程,其中甲细胞是吞噬细胞,乙细胞是T细胞,丙细胞是B细胞,丁细胞是浆细胞,戊是抗体.
2、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反之亦然;内环境的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维持.

解答 解:(1)甲是吞噬细胞,具有识别自己和非己的功能,但是识别不具有特异性;丁细胞是浆细胞,不具有识别作用,只能合成和分泌抗体;戊是浆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抗体.
(2)该图是体液免疫过程;细胞甲是吞噬细胞,细胞乙是T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
(3)严重的腹泻,如果丢失盐分的比例大于丢失水分的比例,其内环境盐分的相对含量减少,渗透压下降.
(4)感染病毒后,如果出现发热症状,说明人体产热量增加.
(5)由题意知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新的病毒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实验原理是病毒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强,血液中的抗体水平高,反之则低;实验的自变量是疫苗的种类,因变量是抗体水平,疫苗的剂量是无关变量,因此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实验组的处理:接种等量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检验志愿者血液中产生抗体的能力;如果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疫苗.
(6)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因此有人建议用康复者的血清来治疗患者.
故答案为:
(1)甲和丁   抗体
(2)体液     吞噬细胞       乙
(3)降低
(4)增加
(5)等量含疫苗的接种物    不同浓度
(6)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体液免疫的过程,渗透压的概念,免疫在免疫预防中的应用,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分析、解答问题,学会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按照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的原则完善实验步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个,羧基有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多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是

A、999、1016、1046 B、999、1、1

C、996、24、54 D、996、1016、10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以下实验研究水分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情况.把洋紫苏的茎放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3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距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切出切片.含有染液的部分显示有水分经过.实验装置和结果如下图所示.
 (1)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来自蒸腾作用,茎部横切面显红色的结构是导管.
(2)在不同外界条件下,水分向上运输的速率会有所不同,试改变两种条件,使水分蒸发移动速率加快.增强光照、提高温度(加大风速等).
(3)给你提供数枝洋紫苏,试利用类似上述的实验,研究叶的表面积与水运输速率的关系.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两枝洋紫苏,一枝留6片叶,一枝留3片叶.
第二步:把洋紫苏的茎放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第三步:2小时后,洗净枝条,并在距离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切出切片.
实验预期:相同时间内,6片叶的洋紫苏茎中染液上升的长度约是3片叶的2倍.
实验结论:植物运输水的速率与叶面积成正比.
对实验结论的解释: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蒸腾作用越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哺乳动物受精的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识别,精子将其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卵细胞发生结.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膜能够(  )
A.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摄入卵细胞所需要的精子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I~Ⅶ代表物质,①~③代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图中,消耗CO2是在碳反应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2)光反应可为碳反应提供ATP、NADPH.若将该植物由 1%的 CO2浓度突然置于 0.3%CO2浓度下(光照强度不变),甲图中的C3的含量将减少,原因是CO2来源减少,固定生成的C3少;光照强度不变,被还原消耗的C3不变.
(3)乙图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呼吸相比,特有的步骤是②③(填数字),这些过程发生
在线粒体部位.
(4)若用18O标记甲图中的H2O,则细胞呼吸产物中能测到含18O 的物质是水、CO2 ,甲、乙两图中不同数字代表同一物质的标号是Ⅱ与Ⅵ、Ⅲ与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二者都能产生水
B.二者合成的ATP中的活泼化学能都可以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
C.线粒体产生的CO2中的氧来自于C6H12O6和H2O,叶绿体CO2中的氧用于产生C6H12O6和H2O
D.二者合成的ATP转化为ADP发生的场所是各自的基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示意图,1、2、3、4、5、6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化学物质.请回答:
(1)图中代表暗反应的是6,代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是3,A代表的物质是丙酮酸,D代表的物质是[H]和ATP.
(2)图所示代谢过程中,可以发生于高等动物细胞内的生理过程有1、3、4(填写标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个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中,腺嘌呤为200个,复制几次后,能消耗周围环境中含腺嘌呤的脱氧核苷酸3000个?(  )
A.3次B.4次C.5次D.6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选用下面对照装置,可以根据红色液滴移动方向来探究细胞的呼吸类型.下列现象与结论不符的是(  )

装置一装置二结论
红色液滴右移红色液滴左移只进行有氧呼吸A
红色液滴不动红色液滴右移只进行无氧呼吸B
红色液滴左移红色液滴不动只进行有氧呼吸C
红色液滴左移红色液滴右移两种呼吸都进行D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