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B、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C、碳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原因是其在细胞干重中含量总是最多
D、核酸中的N存在于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
考点:碳原子的结构特点
专题:
分析:1、组成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是细胞所特有的,这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组成细胞的元素从含量的角度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少,但是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大量元素包括C、H、O、N、S、P、K、Ca、Mg等,其中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是细胞的基本元素.
解答: 解:A、组成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细胞所特有的,A正确;
B、微量元素的含量少,但是作用同样重要,B错误;
C、碳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原因是碳链是构成有机物的骨架,C错误;
D、核酸中的N存在于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酸的氨基中,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元素,对于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和作用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再现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甲、乙两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右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界绝大多数种群的增长与甲相同
B、a点时乙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ab段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当乙种群数量到达b点后将保持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被弃耕的农田多年后将演替至顶极群落(演替所达到的最终平衡状态),其上物种甲、乙、丙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该弃耕农田最终将演替到相对稳定的
 
阶段,这   种演替属于
 

(2)物种甲、乙、丙在演替的不同阶段开始生长,最先定居于该生态系统的物种可能是
 
,至顶极群落后三者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自下而上依次为
 

(3)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甲种群的增长会受到其他生物及无机环境的抑制,这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
 
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转录”和“翻译”分别为(  )
A、DNA→DNA,DNA→RNA
B、DNA→RNA,RNA→蛋白质
C、RNA→DNA,RNA→蛋白质
D、RNA→蛋白质,蛋白质→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动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给雌、雄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类似物,促使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而育苗
B、用蜕皮激素类似物喷洒蚕体可增加产丝量
C、喷施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选择性去除杂草
D、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纤维的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问题.
图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2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spⅠ、BamHⅠ、MboⅠ、SmaⅠ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它们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

(1)若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图11中DNA片段,其产物长度分别为
 
.若图11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从隐形纯合子中分离出图1对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产物中共有
 
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2)为了提高试验成功率,需要通过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以获得目的基因的大量拷贝.该方法也是检测
 
多样性的最简单方法.
(3)若将图2中质粒和目的基因D通过同种限制酶处理后进行连接,形成重组质粒,那么应选用的限制酶是
 

(4)为了筛选出成功导入含目的基因D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首先将大肠杆菌在含
 
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3的菌落. 再将灭菌绒布按到培养基上,使绒布面沾上菌落,然后将绒布按到含
 
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4的结果(空圈表示与图3对照无菌落的位置).
(5)请在图3中圈出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的菌落
 

(6)在选出的大肠杆菌内基因D能成功表达的原因是
 
.其表达产物是一条多肽链,如考虑终止密码,则其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把一只未孕雌性大鼠暴露在X射线中,只有它的下列哪种细胞突变,才会对其后代产生影响(  )
A、皮肤细胞B、肝细胞
C、神经细胞D、生殖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设计思路是单独观察蛋白质和DNA的作用
B、检测离心后试管中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的强弱可推测侵入细菌中的物质
C、标记蛋白质的实验组,离心后的试管中上清液有较高的放射性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同时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975年英国科学家Milestein和Kohler开创了将产生抗体的单个细胞同瘤细胞融合的技术,解决了在体外培养并获得大量纯一的单克隆抗体的难题.如图一所示.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B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不能无限大量增殖,故在培养条件下不能存活.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无限传代,是“永生”的细胞.
资料二:细胞合成DNA有“主要合成途径”和“应急途径”(如图二所示).当“主要合成途径”被阻断时,具有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GPRT)和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K)的细胞在主要合成途径被阻断时,可通过应急途径合成DNA,即细胞可利用次黄嘌呤合成嘌呤核苷酸,利用胸腺嘧啶核苷合成嘧啶核苷酸,从而继续合成DNA.骨髓瘤细胞具有正常型和具有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陷型(HGPRT-)和胸腺嘧啶核苷激酶缺陷型(TK-),即该细胞不具有HGPRT和TK.
资料三:HAT培养基由次黄嘌呤、氨基喋呤和胸腺嘧啶核苷三种成分组成,简称HAT.氨基喋呤有阻断DNA主要合成途径的作用.

(1)获取小鼠脾细胞(B淋巴细胞)前,需向小鼠腹腔内注射
 
.旋转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选用
 
(正常型/缺陷型).将脾细胞悬液与瘤细胞混合,离心去掉上清液.迅速向细胞沉淀物中加入
 
促融,静置1分钟,加稀释液终止其促融作用.
(2)①中加入
 
.其作用是
 
.其中,脾细胞不能存活,因为
 
;骨髓瘤细胞也不能存活,因为
 
;只有杂交瘤细胞能存活,因为
 

(3)过程②需检测
 
,筛选出X重复克隆.Y是
 

(4)杂交瘤细胞也可将T淋巴性的淋巴瘤或胸腺瘤同T淋巴细胞融合,产生T淋巴细胞杂交瘤,分泌均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