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武器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包括致病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真菌和毒素六大类。根据它们的类型,预测下列不属于生物武器危害性特点的是
A、传播不受气候影响
B、传染范围广
C、传播途径多
D、传染性强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海南中学高三第九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假设一个双链均被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遮光噬菌体侵染只含
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至少需要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原料
C.含和只含
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是1:50
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可能不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福州一中高三下模拟考试(5月质检)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以下为探究NaCl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的实验,回答问题。
材料用具:洋葱,蒸馏水,50mmol/L、150mmol/L、250mmol/L的NaCl溶液,卡诺氏液,95%酒精,15%的盐酸,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等。
(1)实验原理:
用NaCl培养液对洋葱根尖进行培养。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植物根尖的 组织细胞内 的存在状态,以判断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哪个时期,进而统计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
(2)实验步骤:
①根尖培养:取完好、形态均匀的新鲜洋葱若干、用适当方法培养出根尖。
②分组处理:将其移入分别装有等量的50mmol/L、150 mmol/L、250 mmol/L的NaCl溶液和 的烧杯中,继续培养。
③根尖固定:72h后,分别剪取0.5-1.0cm长度的根尖,放入 中2-3天,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 冲洗2次。
④装片制作:制作流程为 。
⑤镜检及统计:每剂量组观察6个根尖,每个根尖统计500个以上细胞;并计算有丝分裂指数。
(3)结果与结论:实验结果下图所示: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人红细胞生成素(htPA)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它可以治疗贫血症,可通过转基因技术大量生产。下图是通过转基因羊生产红细胞生成素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需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红细胞生成素基因,通常采用 技术。
将该基因导入受精卵常用的方法是 。
(2)红细胞生成素基因与质粒用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通过DNA连接酶连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已插入受体细胞的DNA,可采用 技术。(2分)
(3)为获取更多的卵(母)细胞,要对供体母羊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 。
采集的精子需要经过 处理,才具备受精能力。
(4)为了获得多个相同的转基因母羊,常采用 的方法,
该方法操作的最佳时期是胚胎发育的 期。(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生物技术的理解,合理的是
A.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B.单克隆抗体是骨髓瘤细胞分泌的
C.用胚胎分割技术可获得性别不同的双胞胎
D.蛋白质工程可制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胚胎早期培养需要用液体培养基,此培养液的成分是
A.水、无机盐、维生素、激素、有机盐、氨基酸、核苷酸、血清等
B.蔗糖、水、无机盐、维生素、激素
C.蔗糖、水、无机盐、氨基酸、核苷酸、血清
D.水、无机盐、维生素、有机盐、淀粉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杂种植物白菜—甘蓝的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①过程表示利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
B.②过程常用聚乙二醇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③过程中高尔基体活动旺盛
D.最终获得的杂种植物体细胞内含19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3小时植物叶肉细胞中的ATP只来源于细胞质基质 | |
B. | 实验中绿色植物光合速率达到最大的时刻是第36小时 | |
C. | 实验开始的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强 | |
D. | 若第30小时部分叶片遮光,则未遮光叶片光合速率下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