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两套渗透装置来探究关于渗透作用的问题.
(1)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

装置编号
半透膜面积S$\frac{S}{2}$S
蔗糖溶液体积TT2T
①写出该实验的自变量:半透膜面积、蔗糖溶液体积.
②如果最终结果如图2所示,1为丙,2为甲,3为乙.
(2)另一装置如图3,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开始时B溶液浓度大于C溶液,且两个漏斗的体积、半透膜面积及漏斗管内径均相等,过一段时间后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分别用H1、H2表示B、C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高度差.(填<、=或>)
①高度比较:H1>H2
②当液面不再上升时两溶液浓度比较:B>C.
③水分子扩散速率比较:A扩散到B>A扩散到C.
④若整个装置是固定的,往A中加入较大量清水后,达到平衡时B漏斗液面与A清水的高度差为H′,则H1>H’.

分析 分析题图和表格:由于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蔗糖分子不能透过,甲、乙装置的蔗糖溶液体积相同,甲装置半透膜的面积是乙装置半透膜的面积的2倍,故相对乙装置而言,甲装置在单位时间内,水分子由烧杯透过半透膜进入漏斗内的数量较多,导致液面上升速度较快,但由于两装置漏斗内蔗糖溶液的体积相同,最终漏斗颈的液面高度持平,则甲对应曲线2,乙对应曲线3;甲和丙两装置半透膜面积相同,但丙装置漏斗内蔗糖溶液的体积是甲装置的2倍,故相对甲装置而言,丙装置在单位时间内,水分子由烧杯透过半透膜进入漏斗内的数量较多,导致液面上升速度较快,但因丙装置漏斗内蔗糖溶液的体积较多,漏斗颈的液面高度最终比甲装置高,则丙对应曲线1.

解答 解:(1)①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所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半透膜面积、蔗糖溶液体积.
②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对应曲线2,乙对应曲线3,丙对应曲线1,即1为丙,2为甲,3为乙.
(2)①由于B溶液浓度大于C溶液,所以于B溶液与清水的浓度差大于C溶液与清水的浓度差,因此B中液面上升的高度比C中的高,即H1>H2
②当液面不再上升时,两溶液浓度大小的关系仍为B>C.
③同样道理,由于B溶液与清水的浓度差大于C溶液与清水的浓度差,所以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率.
④若整个装置是固定的,往A中加入较大量清水后,达到平衡时B漏斗液面与A清水的高度差为H′,高度差缩小,而H1不变,因此H1>H’.
故答案为:
(1)①半透膜面积、蔗糖溶液体积    ②丙      甲      乙
(2)①>②>③>④>

点评 本题以探究溶液上升速率与半透膜面积和溶液体积的关系、生物实验的选材、原理和实验现象,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染色体交叉互换现象具有多样性,对下图中①至③的染色体交叉互换的解释,正确的是(  )
A.①发生易位,③发生重组B.②发生易位,③发生倒位
C.①发生重组,②发生易位D.②发生倒位,③发生重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多次用到酒精,下列关于酒精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粗提取实验中,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提纯DNA
B.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常用作医用和实验室的消毒
C.在脂肪鉴定实验中,可用体积分数为50%酒精溶液固定脂肪滴
D.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提取绿叶中色素,实验现象不受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可以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蛋白质的分泌可以体现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控制能力有限
D.细胞膜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为某一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各细胞可在该动物的睾丸或精巢结构中找到,若甲细胞为果蝇体细胞,图中少画的一对染色体应为XY.
(2)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其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CC.
(3)丙细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BC或AbC或aBc或abC.
(4)甲细胞在形成乙细胞和丙细胞的过程中发生变异的区别是甲细胞形成丙细胞的过程中有基因重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布、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花生子叶中脂肪鉴定的四个实验中,它们的共同点是(  )
A.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
B.适当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C.都需要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D.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表示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种群数量相对稳定达到K值,种群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
B.曲线乙可用于表示封闭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长期动态变化规律
C.甲、乙、丙三条曲线表示的数量增长方式都为“J”型增长
D.曲线乙变为曲线丙的原因最可能是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消化系统,完成图中①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2)②过程是通过[B]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共同完成的.在循环系统中,心脏被称为“输送血液的泵”(泵:一种动力装置).
(3)血液循环途径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4)夏天,人的饮水量增加,排尿却减少,其原因是大部分水分由生理过程[③]排出(填数字).
(5)上述生理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6)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其中有下列结构:
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管④膀胱⑤肾小球⑥输尿管⑦肾小囊
当血液流经泌尿系统时,血液中的尿素分子排出体外需要经过的结构依次是:肾动脉→①→⑤→⑦→③→⑥→④(用题中序号和箭头表示)→尿道→体外.
(7)除图中所示系统外,参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还有内分泌系统,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该分泌物称为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某地农民蔬菜大棚内夏季晴天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中D点表示大棚内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
(2)据图分析,蔬菜在24小时内能(能、不能)积累有机物.大棚内每天要适当通风,以补充二氧化碳,否则蔬菜将不能生长.
(3)已知在自然情况下,温度在20℃~40℃时,光饱和点(当达到一定光照强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均在30000Lx以上.现已测得大棚内E点时光照强度为8000Lx,温度为25℃,F点时光照强度为20000Lx,温度为38℃.欲证明图中EF段较DE段CO2浓度降低减缓,主要是受温度而不是受光照强度的影响,有人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予以验证,请将实验处理补充完整.
组 别K^S*5U.C#O1234
光照强度(Lx)8000 ①200008000
温度(℃)2538 ②
(4)请补充完①20000 ②25③38
(5)实验1小时后,测定四组装置内CO2浓度,若分别为a、b、c、d,且它们之间数量关系a=c<b=d(用字母和“≈、<、>”表示),则说明影响EF段CO2浓度降低减缓的主要原因是温度而不是光照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