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
C.DNA分子复制过程中两条链完全解旋后开始合成子链
D.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可随机发生在DNA分子的任何部位

分析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据此答题.

解答 解:A、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错误;
B、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B错误;
C、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C错误;
D、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可随机发生在DNA分子的任何部位,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结合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研究人员绘制了某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甲)和碳循环示意图(如图乙),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乙中的A、D在图甲中没有体现,C可对应图甲中4种生物
B.池塘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演替情况属于种群水平上的研究问题
C.某个季节光照减弱,鲢鱼上浮到池塘水面使群落的垂直结构改变
D.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干扰会造成温室效应,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淡水水域污染、富营养化,会导致蓝藻的大量繁殖,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下列有关蓝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成形的细胞核B.有DNAC.有叶绿体D.有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图为人体血糖来源和去向图示,胰岛素促进图中④⑤⑥ (填编号)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为正常绿色植物的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色素总吸收光谱以及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作用光谱代表各种波长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请据图回答:
(1)作用光谱与叶绿素a吸收光谱曲线不吻合,其原因是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除叶绿素a外,还有叶绿素b等其他色素,作用光谱反映的是这些光合作用色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下列物质的变化趋势与作用光谱基本一致的是AD.(填选项字母)
A.O 2的释放量 B.C 3的总量 C.C 5的总量 D.有机物的生成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图甲是胰岛B细胞部分结构;图乙是胰岛素形成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M表示胰岛素原经加工形成胰岛素的生理过程.其中A链由21个氨基酸组成,B链由30个氨基酸组成,图中“-S-S-”是在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由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的.
请回答:

(1)从细胞结构上看,甲细胞与蓝藻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4(填序号),与玉米叶肉细胞相比,甲细胞不具备的细胞器有液泡、叶绿体.
(2)图甲中胰岛素原合成后进行初步加工的场所是3(填序号),胰岛素形成和分泌过程中经过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3、7(填序号).
(3)胰岛素形成后经细胞膜分泌出去,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4)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88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K1为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点时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使环境容纳量由K1变为K2.下列导致K1变为K2的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
A.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B.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C.气候条件发生了改变D.该种群生物的营养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尼古丁是香烟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表明尼古丁会增加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效力.现根据血糖浓度与胰岛素浓度的相互调节关系,提供以下两种验证实验的思路,请予以补充完成.
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鼠若干,生理盐水,尼古丁溶液,胰岛素溶液,葡萄糖溶液,血糖浓度测定仪,胰岛素浓度测定仪,注射器,计时器等.(提示:给药的方法和剂量、实验指标检测的具体操作均不作要求)
(1)糖耐量实验:
①分组处理:将实验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每天注射一定量的尼古丁溶液,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3周后,再进行敏感度检测).
②敏感度检测:测定两组鼠(或各鼠)胰岛素浓度.然后,给各鼠注射葡萄糖溶液,并立即开始计时.1小时内每隔15分钟测定两组鼠胰岛素浓度一次.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③推测:吸烟人群胰岛素浓度普遍低于(高于/低于)非吸烟人群.
(2)胰岛素耐量实验:实验思路与糖耐量实验基本相同.给两组鼠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2小时内每隔30分钟测定各鼠的相对血糖浓度,最后统计分析.请预测实验结果(用坐标曲线图表示).
(3)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因素有血糖浓度、神经、激素.(至少答出两点)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为几乎全身所有细胞
(4)Ⅰ型糖尿病是因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Ⅱ型糖尿病是因为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能力减弱,又称为胰岛素抵抗,试分析Ⅱ型糖尿病的成病原因胰岛素的结构异常,体内存在胰岛素的受体,胰岛素受体基因发生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得出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植物根部生长旺盛的部位是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好材料
B.观察线粒体一般要用甲基绿进行染色,因为这种染色剂是活体染色剂
C.在植物细胞中,叶绿体是可以移动的
D.观察叶绿体也可以用菠菜稍带些叶肉细胞的下表皮,因为菠菜下表皮细胞含有大量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