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发现麦穗发芽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麦穗发芽率与 淀粉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丫相关实验。请补充实验方案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及用品:萌发时间相同的A品种和B品种小麦种子研磨液(不含淀粉)、恒温水浴锅、缓冲液、碘液、蒸馏水、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淀粉溶液等。
(1)实验步骤:
①取三组试管,每组若干个,分别标为甲、乙、丙。
②在每组的每个试管中分别加人1mL的缓冲液。
③给甲、乙两组的每个试管中按组分别加入0.5 mL的______________,丙组每个试管加入等量的蒸馏水。
④在甲、乙、丙三组的每个试管中分别加入1mL____________,摇匀,适宜温度下保温。
⑤处理适宜时间后,终止反应,冷却至常温,分别加入适量碘液,观察记录颜色变化情况。
(2)实验结果:
三组试管均变蓝,且蓝色深浅丙组>甲组>乙组,说明_____________。该兴趣小组的另一实验表明处理相同的时间,A品种小麦的麦穗发芽率髙于B品种,通过这两个实验能推测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按(1)中方案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却是甲、乙两组都没有变蓝,而丙组显示蓝色。试分析可 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品种和B品种小麦种子研磨液(或B 品种和A品种小麦种子研磨液) 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 A品种小麦的淀粉酶活性低于B品种(或B品 种小麦的淀粉酶活性低于A品种) 淀粉酶活性越低,麦穗发芽率越高(或淀粉酶活性越低,麦穗发芽率越低) 使用的淀粉溶液浓度偏小,淀粉被消耗完(合理即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发芽小麦种子的提取液(去淀粉)中酶的活性,步骤③中甲乙两组分别加入A品种和B品种小麦种子研磨液(或B 品种和A品种小麦种子研磨液),丙组可加入等量的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
④在甲、乙、丙三组的每个试管中分别加入1mL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摇匀,适宜温度下保温。
⑤要在适宜条件下反应适宜时间。
(2)三组试管均变蓝,且蓝色深浅丙组>甲组>乙组,说明A品种小麦的淀粉酶活性低于B品种(或B品 种小麦的淀粉酶活性低于A品种)。另一实验表明处理相同的时间,A品种小麦的麦穗发芽率髙于B品种,通过这两个实验能推测出的结论是淀粉酶活性越低,麦穗发芽率越高(或淀粉酶活性越低,麦穗发芽率越低)。
(3)实验结果却是甲、乙两组都没有变蓝,而丙组显示蓝色,可能的原因是使用的淀粉溶液浓度偏小,淀粉被消耗完。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受同等强度干扰(未破坏)后,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所需时间更长
B.湿地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自然气候的特点,此为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
C.森林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
D.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不能被其他生物固定再利用
B.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
D.可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T细胞易被HIV识别破坏,与其细胞膜上的CCR5蛋白有关。某研究小组从一名CCR5基因异常的捐献者身上取得骨髓,并将其移植到一名感染HIV十多年的白血病患者身上,结果不但治愈了白血病,而且彻底清除了机体内的HIV。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骨髓移植后该白血病患者体内的HIV不能侵染T细胞
B.艾滋病患者容易发生恶性肿瘤,说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
C.HIV主要侵染T细胞的原因是T细胞内编码CCR5蛋白的基因进行了表达
D.预防AIDS,要从杜绝HIV感染做起,如洁身自好、杜绝血液和母婴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育种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培育太空椒、超级水稻、国产抗虫棉的原理和青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原理相同
B.杂交育种选育的小麦能结合亲代双方的优点,产生新的表现型从而实现增产
C.基因工程育种能打破物种界限,定向改造生物性状,按人类意愿培育新品种
D.单倍体植株一般高度不育,但在育种方面有重要作用,合理利用能缩短育种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光合作用中,CO2+C3(即RuBP)→2C3需要在RuBP羧化酶催化下完成。RuBP羧化酶由8个大亚基(L)和8个小亚基(S)组成。高等植物细胞中的L和S分别由叶绿体基因和核基因编码合成,后在叶绿体内进行组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基质
B.叶绿体中DNA能够进行自我复制,且通过基因表达合成某类蛋白质
C.RuBP羧化酶催化CO2固定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且消耗能量
D.叶绿体内的基因的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待荧光分布均匀后,在细胞膜上选定需进行漂白的部位,用激光照射使荧光分子内部结构发生不可逆改变,从而使此部位的荧光消失。一段时间后,漂白部位荧光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B. 漂白部位荧光的恢复是因为被标记蛋白质恢复空间结构
C. 漂白部位荧光一定程度的恢复是因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 根据荧光恢复速度可推算细胞膜中蛋白质分子运动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核酸是细胞中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中的 DNA 是环状的,真核细胞中的核 DNA 是链状的
B.人体细胞中的 RNA 是由 DNA 转录而得到的单链核酸,无碱基间的配对
C.DNA 和 RNA 所含的碱基不同,五碳糖和磷酸也不同
D.细胞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中含32P,外壳中含35S
B.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32p和35S
C.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15N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15N
D.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1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