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人工诱变育种不一定出现人们所需要的性状 | |
B. | 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都用到了基因重组这一原理 | |
C. | 单倍体育种过程中还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 |
D. | 因为无籽黄瓜、无籽西瓜都是无籽,不能产生后代,所以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
分析 1、杂交育种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分离、自由组合或连锁交换,分离出优良性状或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2、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举例:太空育种、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
3、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与优点: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原因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4、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最常用的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时纺缍丝的形成,能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如八倍体小黑麦的获得和无籽西瓜的培育成功都是多倍体育种取得的成就.
5、基因工程育种原理:DNA重组技术(属于基因重组范畴)方法: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解答 解: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诱变育种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其最大的特点是不定向性,所以人工诱变育种不一定出现人们所需要的性状,A正确;
B、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都用到了基因重组原理,B正确;
C、单倍体育种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花药离体培养,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C正确;
D、无籽西瓜的“无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以作物育种为背景,综合考查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育种的区别与联系,这部分需要重点记忆和理解各种育种的概念和原理.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诏安桥东中学高三第一次测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物质丙在人体内的合成途径如图一所示,缺乏基因A或基因B的人都因无法生成物质丙而患某种遗传病;研究发现基因A位于13号染色体上,基因B可能位于8号染色体或者X染色体上;右图为家系①和家系②联姻的遗传图谱,Ⅱ-4和Ⅲ-1均因无法合成物质丙而患病。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表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基因B位于15号染色体上,则若干个双杂合子婚配的家庭,所生子女中正常和患者的比例是___________。
(2)调查发现家系①中不存在致病基因,则基因B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益阳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DNA 指纹在案件侦破中有重要作用。其生物学原理是:每个个体中( )
A.DNA 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 B.DNA 所含的碱基种类不同
C.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 D.遗传信息的表达方式不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仅仅利用了基因工程技术 | |
B. | 需要进入泌乳期才能成为“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 | |
C. | 利用基因枪法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受精卵中 | |
D. | 不需要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含有腺嘌呤的核苷酸只有1种 | B. | 可用灭菌的无细胞培养液来培养 | ||
C. | 只具有细胞膜而没有核膜 | D. | 除人外,还可侵染动物、植物、细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遮光程度 测定指标 | 不遮光 |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
叶绿素a(mg/g) | 1.81 | 2.02 | 2.15 | 2.37 | 2.55 | 2.51 |
叶绿素b(mg/g) | 0.42 | 0.44 | 0.45 | 0.58 | 0.66 | 0.78 |
植物干重(g) | 5.3 | 6.1 | 6.9 | 4.9 | 3.5 | 2.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为18O2,乙为O2 | B. | 甲乙均为18O2 | C. | 甲为O2,乙为18O2 | D. | 甲乙均为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和⑤ | B. | ②和③ | C. | ④和⑤ | D. | ④和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