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根系可以通过细胞间隙的扩散和活细胞的转运两种途径吸收无机盐离子。科学家为研究根系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规律,分别在正常条件和缺氧条件下用含有42K完全培养液培养大麦,得到如图所示结果。1小时后将甲、乙两组的植物从42K培养液中移植到等量的清水中分别培养l~2min,都会出现42K明显外泌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正常条件和缺氧条件对第二阶段影响不同
B.第一阶段42K进入根系的过程不受代谢制约
C.第二阶段需氧呼吸有利于42K进入细胞内
D.1小时后甲组42K的泌出量明显大于乙组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陕西咸阳高三下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已知植物根系可以通过细胞间隙的扩散和活细胞的转运两种途径吸收矿质元素。科学家为研究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规律,分别在正常条件和缺氧条件下用含有42K完全培养液培养大麦,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1)正常条件和缺氧条件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影响不同。第一阶段42K进入根系的过程???????????? (不受、受)代谢控制;第二阶段是42K进人??????????? (细胞间隙、细胞内)的转运过程。
(2)分析根的结构,植物根系能合成的植物激素有 ????????? (多选)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乙烯??? E.生长激素
(3)既能抑制根的生长又能促进果实和叶片脱落的激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9分)已知植物根系可以通过细胞间隙的扩散和活细胞的转运两种途径吸收矿质元素。科学家为研究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规律,分别在正常条件和缺氧条件下用含有42K完全培养液培养大麦,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1)正常条件和缺氧条件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影响不同。第一阶段42K进入根系的过程_______(不受、受)代谢控制;第二阶段是42K进入____________(细胞间隙、细胞内)的转运过程。
(2)分析根的结构,植物根系能合成的植物激素有??????????? 。(多选)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乙烯?? E.生长激素
(3)为探究主动运输的特点,科研人员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HgCl2是一种可以影响ATP水解的新陈代谢抑制剂。请分析回答:
①主动运输的特点是?????????????? 。
②写出实验进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两个无关变量????????? 、?????????? 。
③实验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科研人员在实验前后需测定?????????? 。
乙组和甲组结果比较,得出的结论是????????????? 。.
与甲组相比,丙组吸收磷酸盐较少的原因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诸暨牌头中学高三12月月考理综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植物根系可以通过细胞间隙的扩散和活细胞的转运两种途径吸收无机盐离子。科学家为 研究根系吸收无机 盐离子的规律,分别在正常 条件和缺氧条件下用含有42K完全培养液培养大麦,得到如图所示结果。1小时后将甲、乙两组的植物从42K培养液中移植到等量的清水中分别培养l~2min,都会出现42 K明显外泌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正常条件和缺氧条件对第二阶段影响不同
B.第一阶段42K进入根系的过程不受代谢制约
C.第二阶段需氧呼吸有利于42K进入细胞内
D.1小时后甲组的42K泌出量明显大于乙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唐山滦南一中高三12月月考理综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8分)已知植物根系可以通过细胞间隙的扩散和活细胞的转运两种途径吸收矿质元素。科学家为研究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规律,分别在正常条件和缺氧条件下用含有42K完全培养液培养大麦,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1)正常条件和缺氧条件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影响不同。第一阶段42K进入根系的过程_ ___(不受、受)代谢控制;第二阶段是42K进入_ ____(细胞间隙、细胞内)的转运过程,其运输方式为 __。
(2)若1小时后将甲乙两组的植物从42K溶液中移植到等量的清水中分别培养1-2min,都会出现42K明显外泌现象,则在1-2min内,甲组42K的泌出量______(明显大于、基本等于、明显小于)乙组。
(3)分析根的结构,植物根系能合成的植物激素有 _。(多选)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乙烯 E.生长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