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的基本过程如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2、实验原理:
①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分解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
②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解答 解:(1)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要将纤维素作为唯一的碳源加入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量;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培养基中出现的菌落数表示.
(3)纤维素酶的组份至少包括3种,其中C1酶和Cx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4)利用秸秆造纸时,常用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植物色素着色,人们采用萃取法提取植物色素,提取过程中要进行水浴加热加热,以防止有机溶剂遇明火易引起燃烧、爆炸.
故答案为:
(1)碳源 刚果红染色法
(2)稀释涂布平板 菌落
(3)C1酶和Cx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4)萃取 水浴加热
点评 本题考查了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纤维素分解菌分离的实验步骤,并掌握各步骤的方法和目的,属于中档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学说指出细胞具有相对独立性,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 |
B. | 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 | |
C. |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 |
D.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细胞膜、细胞质,且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逆转录酶 | |
B. | 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 |
C. | 选用细菌为基因表达载体的受体细胞是因为质粒易进入细菌细胞且繁殖快 | |
D. | 只要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别 | 镉处理(μmol/L) | ||||
0 | 10 | 100 | 300 | ||
钙处理(mmol/L) | 0 | A1 | B1 | C1 | D1 |
0.1 | A2 | B2 | C2 | D2 | |
1 | A3 | B3 | C3 | D3 | |
10 | A4 | B4 | C4 | D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淀粉酶--氨基酸--催化淀粉水解 | |
B. | 纤维素--葡萄糖--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 | |
C. | 脂肪--甘油和脂肪酸--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 |
D. | tRNA--核糖核苷酸--转运特定的氨基酸到核糖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发酵过程中所有的相关反应都是在微生物的细胞外进行的 | |
B. | 在果酒制作的前期和果醋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氧 | |
C. | 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 | |
D. | 在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并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甲中③和⑥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同源染色体数目加倍 | |
B. | 选择图乙中的一个染色体组即可进行基因组测序 | |
C. | 若果蝇的基因型为BbCcXDXd,理论上可产生6种基因型的配子 | |
D. | 图乙中B、b互换发生在图甲中的①时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③④⑤ | C. | ①⑤ | D. | 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