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某种群中RR个体的百分比增加,则R基因频率也增加
D、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专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生物的变异是自发产生的,与外界环境无关,A错误;
B、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不同,表现型相同,对环境的适应性相同,也可能表现型不同,对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同,B正确;
C、若RR个体只增加一点点,可是Rr个体大幅减少,rr个体大幅增加的话,R的基因频率会减少,r的基因频率会增加,C错误;
D、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向不同方向发展是由自然选择决定,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应明确生物的变异是自发产生的,与外界环境无关,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阿霉素能与DNA稳定结合,阻碍DNA解旋,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但临床上发现它可能诱发心肌细胞凋亡,引起患者心脏功能障碍.
(1)阿霉素能抑制癌细胞增殖,最可能是抑制了其过程
 
.细脆凋亡是由
 
决定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2)l,6一二磷酸果糖(FDP)是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的中间产物,细胞中形成FDP的场所是
 
.临床上发现,FDP能改善心肌细胞的代澍功能,为探究FDP对阿霉素诱发的心肌细胞凋亡是否具有抑制作用,研究人员设计了以下的实验,将心肌细胞在以下三种条件下培养.甲组:适宜培养液;乙组:适宜培养液+阿霉素;丙组:适宜培养液+FDP+阿霉素.一定时间后,统计心肌细胞的捌亡率.
甲组与
 
组对照,可以验证阿霉素是否能诱发心肌细胞凋亡.请依据推论,填写对乙组与丙组的结果预测,
 
则FDP对阿霉素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则FDP对阿霉素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不具抑制作用.
(3)研究人员还做了将心肌细胞放在下列条件中培养:适宜培养液+1,6一二磷酸果糖(FDP),其目的是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相关叙述正确的(  )
A、对于个体较大,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B、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物种丰富度研究不能采用该种方法进行
C、五点取样时,应选择个体分布较为均匀的区域进行取样
D、重捕时方法不当造成已捕获的标记个体死亡,会导致估算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登革热病毒可通过伊蚊叮咬传染给人,人们采取多种方法来控制登革热的传播.请回答:
(1)登革热病人发热是由于感染病毒后,“致热源”直接作用于
 
中枢,最后会导致
 
激素的分泌量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体温升高.同时,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试分析原因:
 
.病人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通过人体的
 
调节网络,最终实现稳态.
(2)人体首次感染登革热病毒时会产生prM抗体,参与该抗体产生过程的淋巴细胞有
 
;prM抗体会在患者再次感染登革热病毒时帮助病毒感染更多细胞,加重症状,据此推测研究登革热疫苗的基本思路是:
 

(3)长期使用杀虫剂灭蚊容易出现
 
(答两点)等问题.研究发现雌性伊蚊与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雄性伊蚊交配产下的卵无法孵化.清除积水及投放携带沃尔巴克氏菌雄性伊蚊都能降低伊蚊的
 
,从而降低伊蚊的种群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科研人员为了探究吲哚丁酸(IBA)的不同使用方法和浓度对蓝莓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开展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具体方法如下:
①选用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蓝莓苗,剪切成2.5cm单苗段备用.
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制备好的单苗段进行处理.方法Ⅰ是将IBA预先添加到基本培养基中,形成含不同IBA浓度的培养基,再将单苗段接种到相应培养基上.方法Ⅱ是将单苗段置于不同浓度的IBA溶液中沾蘸5s,再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中.
③培养至12d、18d和30d,统计生根率,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方法组别IBA浓度(mg/L)12d生根率(%)18d生根率(%)30d生根率(%)
10O11
20.O5O2074
30.1O1250
40.2Ol148
50.501047
60011
720070100100
850049091
9100008788
(1)在本实验中,每组别都要选取多根单苗段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在方法Ⅰ中,IBA浓度为0.5mg/L时,对诱导蓝莓生根起
 
作用.若需进一步确定在培养基中添加IBA的最适浓度,则实验设计的思路是
 

(3)使用IBA诱导蓝莓单苗段生根时,采用方法
 
(填“Ⅰ”或“Ⅱ”)更好,原因是使用该处理方法时,在
 
 
 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4)有人提出单苗段生根可能需要光照,为此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①将用适宜浓度IBA溶液处理过的单苗段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中.
②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
 

④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蝴蝶的性别决定为ZW型,研究小组利用纯合蝴蝶亲本分别进行正反交实验,如图所示.已知:蝴蝶翅膀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D、d和E、e)控制,其中D、d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当D和E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棕色;D存在而E不存在时表现为黄色;其余情况表现为白色.请回答:

(1)由上述实验结果推知,E和e基因位于
 
(常/Z)染色体上.
(2)实验一的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理论上F2的雄性中纯合子占
 
,雌性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实验二的F1基因型为
 
 

(4)若要根据子代翅膀颜色判断性别,可从上述实验中选取合适的F1棕翅作为
 
(父本/母本)与亲本黄翅杂交,子代雌性个体的表现型
 
及基因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序号观察对象染色剂实验结果
花生叶子细胞的脂肪颗粒苏丹Ⅲ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人口腔上皮细胞DNA和RNA分布吡罗红甲基绿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健那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龙胆紫间期细胞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着色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
 
(实验序号).
(2)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
 
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且使染色体的DNA与
 
相分离,便于染色;实验④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解离.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
 

(3)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
 
阶反应,该反应变化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微小RNA是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单链RNA,能够绑定目标mRNA上的互补序列,从而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组成微小RNA的元素有C、H、O、N、P
B、微小RNA与DNA相比特有的碱基是U
C、微小RNA通过阻断转录过程来进行基因表达调控
D、微小RNA调控基因表达是细胞分化调控的方式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过程①中60℃~100℃高温使DNA的
 
断裂,双链解开.
(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是基因工程技术的先导.基因工程中常用
 
溶液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类似于图中受体R型菌的状态.研究表明R型菌释放的某种酶能将S型菌的dsDNA降解为若干双链片段,基因工程中与该酶作用类似的工具是
 

(3)某dsDNA经过②过程,一条链被降解,另一条链保留下来形成ssDNA.若dsDNA分子中
A+T
G+C
=a,那么ssDNA中
A+T
G+C
 

(4)③过程中ssDNA进入R型菌体内与拟核DNA的同源区段配对,再经过④过程切除并替换拟核DNA中的一段单链,形成一个局部杂合的新DNA.该细菌经过n次分裂,子代中S型菌所占的比值为
 
.若要将两种菌分离,可采用的方法有
 

(5)图示由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变异类型是
 
.自然条件下,由于荚膜的存在,外源DNA很难进入S型菌体内,但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S型菌,发现光滑的菌落周围偶尔出现粗糙的菌落,这种变异最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