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可让壳体蛋白被标记 | |
B. | 含35S的噬菌体在感染细菌时,放射性蛋白质附着在宿主细胞外面 | |
C. | 含32P的噬菌体在感染细菌时,放射性同位素进入宿主细胞内 | |
D. | 含32P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悬浮液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受实验时间影响 |
分析 1、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再培养基中独立生存.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 解:A、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不能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A错误;
B、35S标记的是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所以含35S的噬菌体在感染细菌时,放射性蛋白质附着在宿主细胞外面,B正确;
C、32P标记的是DNA,能够进入细菌,所以含32P的噬菌体在感染细菌时,放射性同位素进入宿主细胞内,C正确;
D、用放射性32P标记的噬菌体组别中,若保温时间延长,细菌裂解后释放出噬菌体,若培养时间太短,还有部分噬菌体还没有来得及侵染细菌,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特点;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1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图2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方式(有甲、乙、丙三种方式).请根据图1、图2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人体在寒冷环境下,可通过图1中激素 (填编号)分泌量的增加,使细胞内呼吸作用增强,从而增加 ,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 收缩减少散热。
(2)若切除动物的甲状腺,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图1中A的浓度会 ,如果定期给该动物注射定量的激素B,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图1中A的浓度会 ,属于 调节机制。它的稳态调节方式属于 。
(3)人在空腹或饥饿时,血糖下降,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 ,引起 分泌增加,同时 (A、B、C、D中)的分泌量也增加,维持血糖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 |
B. | 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 | |
C. | 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 | |
D. |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渗透压变化的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O2、CO2、乳酸 | B. | 乳酸、CO2、O2 | C. | CO2、O2、乳酸 | D. | CO2、乳酸、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CO2浓度 (μmol•mol-1) | 叶绿素a (mg•g-1) | 叶绿素b (mg•g-1) | 气孔导度 (mmolCO2•m-2•s-1) |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
350 | 2.09 | 0.71 | 275.5 | 22.51 |
550 | 2.32 | 0.87 | 238.5 | 26.88 |
750 | 2.40 | 0.91 | 209.5 | 31.2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类囊体上产生的ATP可用于暗反应 | |
B. | 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光合速率一定最高 | |
C. | 进入叶绿体的CO2不能被[H]直接还原 | |
D. | 净光合速率长期为零时会导致幼苗停止生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渗透压降低,②增多 | |
B. | 图中A、B分别是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 |
C. | ①中若无机盐浓度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增多 | |
D. | 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