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分解乙醇的速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D.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

分析 首先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因此一般真核细胞中如果没有线粒体就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马铃薯块茎和甜菜块根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解答 解:A、人是恒温动物,环境温度不影响体内温度,不会影响分解乙醇的速率,A错误;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正确;
C、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因此不论何种情况下,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只来自有氧呼吸,C错误;
D、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属于不彻底的氧化反应,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属于简单题,着重考查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考生要能够识记在动物体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物为乳酸,一般植物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但是马铃薯块茎和甜菜块根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细胞呼吸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省浏阳市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B.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C.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D.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增加,曲线将呈现c所示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盐胁迫是指在高盐度环境中,植物生长受到影响.当今,世界上约20%的耕地和50%的灌溉地正在受盐分的影响,低浓度的盐胁迫能刺激植物产生应激反应,通过提高一些生理生化的代谢过程抵抗盐胁迫.亚精胺(Spd)是一类含有氨基的化合物,能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某课题组研究了外源亚精胺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黄瓜的缓解效应.
实验步骤:
将生长状况一致的黄瓜幼苗随机均分为10组,1~5组分别用质量分数为0、20mmol/L、60mmol/L、100mmol/L、140mmol/L的NaCl处理,另外5组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的基础上再喷施等量的0.1mmol/L Spd.
五天后用氧电极法测定植物组织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用氧气的释放量和吸收量表示).实验结果记录如表:
实验处理02060100140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
NaCl11.2111.829.825.350
NaCl+Spd11.2211.9610.635.851.29
呼吸速率
(μmol/m2•s)
NaCl4.5246.13.361.080.91
NaCl+Spd4.534.633.981.390.98
叶绿素(mg/g)NaCl5.115.134.233.672.01
NaCl+Spd5.135.174.513.712.05
鲜重(g)NaCl23.0223.9818.9810.297.71
NaCl+Spd23.1224.0520.0311.017.73
干重(g)NaCl9.819.928.976.894.56
NaCl+Spd9.8310.29.026.914.49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有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是否喷施0.1mmol/LSpd.在NaCl浓度为0时,对照组氧气产生的速率是15.73μ mol/m2•s.
(2)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的呼吸作用速率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降低.条件都适宜,用100mmol/L NaCl处理的黄瓜幼苗在每天光照12小时情况下,能否正常生长?能(正常生长).
(3)课题小组成员从用高浓度的NaCl处理的黄瓜幼苗中,分离出一株抗盐胁迫较强的植株.高浓度的NaCl对该植株的形成起了选择作用.
(4)从表中数据分析,在高盐胁迫下,植物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使植物因缺水而引起部分气孔关闭,导致CO2吸收(固定)量减少,从而使黄瓜幼苗暗反应明显减弱.同时由于叶绿素的分解加快,影响植物光反应阶段中光能的吸收和转换.
(5)氧电极法是科研单位测定植物组织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较常用的方法,在测定净光合速率时,需将实验装置置于适宜的光照下;在测定呼吸速率时,需将实验装置进行遮光或黑暗处理.该条件下,植物细胞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线粒体基质.
(6)实验结论:亚精胺能缓解盐胁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在酸陛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B.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向研钵中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C.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利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两次
D.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记名计算法需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个体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调节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唯一方式
B.生长素和乙烯在植物体的各器官中都有分布
C.赤霉素和脱落酸在调节植物种子萌发方面为协同作用
D.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小赵同学从某真菌中提取了一种纤维素酶,他研究了温度对该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由图可推测(  )
A.此酶的最适温度约为55℃
B.此酶的最适pH为7
C.提高温度可显著增强此酶活性
D.此酶在40-60℃的温度范围内使用较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该系统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生态系统.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某湿地因过度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而遭到破坏,这是因为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的自我调节(净化)能力,使其抵抗力稳定性减弱.
(3)若将(2)中的湿地改为湿地公园则群落的演替方式是次生演替.改造时,要适当增加生物的种类,这符合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此外,还要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其目的是使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避免生态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4)改造后的湿地中,有一条食物链为甲(w1)→乙(w2)→丙(w3),括号内为该生物的同化量.正常情况下测算,发现w2远小于$\frac{{w}_{1}}{10}$,其原因除甲的同化量中有部分被自身消耗和被分解者利用外,还有一部分流入与乙同营养级的其他种群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疟原虫是单细胞动物,寄生于人成熟红细胞,导致红细胞破裂而引发疟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核杆菌、疟原虫都寄生在人的细胞内,都能进行有丝分裂,都能使患者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B.疟原虫进入人红细胞后,破坏红细胞的基因表达,最终导致红细胞破裂
C.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增殖时,合成DNA、蛋白质的原料均来自红细胞
D.人成熟红细胞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疟原虫的生物膜仅多了核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开学考查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果蝇的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图表示一红眼雄果蝇与一红眼雌果蝇分别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再交配产生一白眼雄果蝇的过程。请根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A、B、E细胞的名称:

A: ;B: ;E:

(2)图中所示的白眼雄果蝇基因型为

(3)若亲代红眼雌果蝇与一白眼雄果蝇交配,则子代中出现雄性红眼果蝇的概率为

(4)图中红眼雄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有 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