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如图是有关棉花成熟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示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CO2、[H]和ATP,要想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不提供CO2或增强光照.
(2)图2中限制D点光合作用增长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H]的含量较高(填“较低”、“相等”或“较高”).
(3)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适宜的温度和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3.请据此回答.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②由图3分析,b点比a点细胞内的C5含量低,c点以后曲线上升,其原因应该是光照强度.

分析 分析图1: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乙是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ATP和[H],丙是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的ADP和Pi;甲是暗反应所需要的原料CO2
分析图2:AB段光合作用强度增长速率随CO2浓度升高而加快;BC段光合作用强度增长速率不再随CO2浓度升高加快;CD段光合作用强度增长速率随CO2浓度升高而减慢.

解答 解:(1)根据图1光合作用过程可知,甲表示CO2,乙表示水光解生成的[H]和ATP;要想使C3化合物含量快速下降,可以使其合成减少(即不提供CO2)或去路增多(即增强光照).
(2)图2表示光合作用增长率,只要光合作用增长率为正值,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都在不断增加,所以在增长率达到0时(即D点)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此时CO2浓度仍在继续上升,故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不是CO2应是光照强度;C点与D点相比,D点时CO2浓度较高,故还原时需消耗[H]和ATP较多,所以C点叶绿体中[H]的含量较高.
(3)①从题意可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NaHCO3溶液可以分解为光合作用提供CO2,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②根据题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代表光合作用强度,时间越短光合作用强度越大,从图③可知,b点比a点相比圆叶上浮所需时间缩短,说明b点光合作用强度大,此时NaHCO3溶液浓度b点较高,说明C5去路增加,但来源不变,故b点C5含量较低;bc段NaHCO3溶液浓度继续上升,所以此时曲线平缓的限制因素可能为光照强度.
故答案为:
(1)CO2[H]和ATP  不提供CO2或增强光照 
(2)光照强度  较高
(3)①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②低  光照强度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考查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探究实验等方面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过程图和曲线图,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分析实验装置,能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图1是生物体生命活动中有关的各种能源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图解.请分析回答:

(1)外界能量输入细胞,并转化为生命系统直接利用的能源,都要经历复杂的化学反应.光能自养生物合成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的途径包括①光合作用光反应和④细胞呼吸(呼吸作用).(填具体过程).其中,所有细胞生物共有的途径是④.(填标号)
(2)上述关系图解所涉及的物质转化反应均需要酶的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需要不同酶的来催化,这体现了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3)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④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4)酶活性会受到温度、PH、抑制剂(抑制或降低酶活性的物质)、激活剂(激活或提高酶活性的物质)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的抑制剂对酶活性抑制机理不同.图2表示两种不同类型的抑制剂对壳多糖水解酶活性抑制的两种模型.其中活性部位表示酶与底物结合的部位,抑制剂可能结合在酶的活性部位,也可能结合在酶的其他部位(调节部位,一旦该部位被结合,酶不能与底物结合).
研究发现,精氨酸能降低壳多糖水解酶活性.欲判断:精氨酸降低壳多糖水解酶活性的机理属于哪种模型.方法:在实验中加入精氨酸,同时不断提高底物浓度,若AD.(多选)
A.若酶促反应速率增加,则属于模型 A       B.若酶促反应速率不变,则属于模型 A
C.若酶促反应速率增加,则属于模型 B       D.若酶促反应速率不变,则属于模型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1:1比值的是(  )
A.双链DNA分子中嘌呤和嘧啶之比
B.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两次后,含15N与含14N的DNA数量之比
C.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杂交后,子代高茎与矮茎之比
D.基因型为AaXBY的某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的基因型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人体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正确的是(  )
A.[H]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B.二氧化碳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
C.葡萄糖只能作为有氧呼吸分解的底物
D.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也都能合成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人体某种癌细胞核DNA含量为2n,体外培养的癌细胞能不断增殖并保持遗传稳定性,对培养液中细胞的核DNA含量情况进行测定,发现核DNA含量有:2n、介于2n〜4n及4n三种类型.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核DNA含量为2n的细胞都处于有丝分裂间期
B.核DNA含量为2n〜4n的细胞都处于分裂期
C.核DNA含量为4n的细胞都处于分裂后期
D.若抑制DNA复制,核DNA含量为4n的细胞占比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以如图所示两只果蝇为亲本进行实验,A、a,B、b,D、d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之间互不影响,不考虑交叉互换等情况的发生,则两只果蝇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种类,及其中性状重组类型占子代的比例正确的是(  )
A.16   $\frac{3}{4}$B.12   $\frac{3}{4}$C.16    $\frac{1}{2}$D.12    $\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的食欲.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瘦素合成后,以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运输至下丘脑,并与靶细胞膜表面的结合,该物质成分是糖蛋白.
(2)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受抑制,使信号分子X与Y的比值增加,从而使饱中枢兴奋;同时使信号分子Z的释放量,饥中枢受抑制,降低人的食欲.
(3)当人体大量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并将其转变为脂肪.据此判断,当瘦素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时,才可维持体内脂肪含量的稳定.
(4)信号分子X、Y、Z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不需要(需要、不需要)消耗ATP;突触后模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需要、不需要)消耗ATP;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需要(需要、不需要)消耗ATP.
(5)神经元A与神经元B的遗传物质相同(相同、不相同).信号分子X与信号分子Y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表是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标注了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其中切割位点相同的酶不重复标注.请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BamHⅠBclⅠSau3AⅠHindⅢ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1)用图中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Bcll和Hindlll两种限制酶切割,酶切后的载体和目的基因片段,通过DNA连接酶作用后获得重组质粒.
(2)为了筛选出转入了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应在筛选平板培养基中添加四环素.
(3)若BamH I酶切的DNA末端与Bcl 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连接部位的6个碱基对序列为,对于该部位,这两种酶都不能(填“都能”、“都不能”或“只有一种能”)切开.
(4)若用Sau3A I切图1质粒最多可能获得7种大小不同的DNA片段.
(5)基因工程中,某些噬菌体经改造后可以作为载体,其DNA复制所需的原料来自于受体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的结果将造成不同细胞间蛋白质种类的差异
B.骨折时造成的细胞死亡是细胞的凋亡
C.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于生物体是有害的
D.癌症的产生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不受其他条件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