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酵母菌
ABCDEF
葡萄糖-+-+++
丙酮酸+-+---
氧气+-+-+-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1)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
 
,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
 
,根据试管
 
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填试管编号)
(2)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
 
的酶无法合成ATP.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考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专题:
分析: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场所分别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无氧呼吸两个阶段都发生细胞质基质中.
由表格可知,A试管中不能进行呼吸作用,B试管中进行了无氧呼吸,能够产生酒精和CO2,C试管中能够进行呼吸作用的第二、三阶段,能产生水和CO2,D试管中不能进行呼吸作用,E试管中能进行有氧呼吸,F试管中能进行无氧呼吸.
解答: 解:(1)酵母菌在有氧呼吸条件下(既E试管)能产生CO2和H2O;线粒体能利用丙酮酸,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故C试管也能产生CO2和H2O.据表分析可知,能够产生酒精的试管有B和F.若要研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必须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对照试验,因此通过试管B、D、F的实验结果可以作出判断.
(2)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该过程是在线粒体内膜进行的,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线粒体内膜的酶无法合成ATP.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能继续进行.
故答案为:
(1)C、E     B、F     B、D、F    
(2)线粒体内膜    能
点评:本题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重在考查细胞呼吸过程、条件、原料及产物及实验分析能力,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有一定的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
A、6    18
B、5    18
C、5    17
D、6    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请回答下列有关赤霉素的问题:
(1)赤霉素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植物芽尖细胞,其细胞周期的
 
期明显变短,此时期分子水平上所发生的变化主要是
 
 

(2)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主要在未成熟的种子、幼  根和幼芽等
 
的部位.用赤霉素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引起其生长速度过快,将导致稻谷产量
 

(3)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对细胞壁的伸展起
 
作用;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在图中的
 
(A点、B点、C点).根据上述实验分析赤霉素促进茎伸长的可能原因是
 

Ⅱ.给正常成年实验兔注射甲药物后,使其患了高血压病,注射乙药物可使高血压症状缓解.为了验证甲、乙两种药物的上述作用,请您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设计实验步骤,并在下面的坐标中画出实验过程中该组兔的血压变化示意曲线,标注注射药物的时间点.
材料与用具:一组正常成年实验兔、血压测定仪、适宜浓度的甲药物、适宜浓度的乙药物、注射器等.
(要求:答题时对该组实验兔不再分组;对动物的手术过程与药物的具体注射剂量不作要求)
(1)实验步骤:
(2)在下面的坐标中画出实验过程中该组兔的血压变化示意曲线,并标注注射药物的时间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荔枝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间下表.
叶片发育时期叶面积
(最大面积的%)
总叶绿素含量
(mg/g?fw)
气孔相对开放度
(%)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A新叶展开前19---2.8
B新叶展开中871.1551.6
C新叶展开完成1002.9812.7
D新叶已成熟10011.11005.8
注:“-”表示未测数据.
(1)B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推测原因可能是:①叶绿素含量低,导致光能吸收不足;②
 
,导致
 

(2)将A、D分别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A的叶肉细胞中,将开始积累
 
;D的叶肉细胞中,ATP含量将
 

(3)与A相比,D合成生长素的能力
 
;与C相比,D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
 

(4)叶片发育过程中,叶片面积逐渐增大,是
 
的结果;D的叶肉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显著,其根本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分别生长在海拔10m、500m、1000m的同一山坡上.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为检验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1)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500m、1000m处的野菊幼芽同时移栽于10m处.
(2)实验对照:生长于
 
m处的野菊.
(3)收集数据:第二年秋天
 

(4)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实验结果:
假设一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
 

假设二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
 

假设三   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的.左表为A型和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抗原及其决定基因,如图为某家庭的血型遗传图谱.
血型 红细胞表面A抗原 抗原决定基因
A  IA(显性)
O  i(隐性)

据图表回答问题:
(1)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
 
(常/性)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2)母婴血型不合易引起新生儿溶血症.原因是在母亲妊娠期间,胎儿红细胞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新的血型抗体.该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可引起红细胞破裂.因个体差异,母体产生的血型抗体量及进入胎儿体内的量不同,当胎儿体内的抗体达到一定量时,导致较多红细胞破裂,表现为新生儿溶血症.
①Ⅱ-1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引起该病的抗原是
 
.母婴血型不合
 
(一定/不一定)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②Ⅱ-2的溶血症状较Ⅱ-1严重.原因是第一胎后,母体己产生
 
,当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时,母体快速产生大量血型抗体,引起Ⅱ-2溶血加重.
③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健全,可直接吸收母乳蛋白.当溶血症新生儿哺母乳后,病情加重,其可能的原因是
 

(3)若Ⅱ-4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其基因型最有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调节器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
A、反光镜未调节好
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细调节器未调节好
D、显微镜物镜损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08年,在重庆武隆某地下洞穴的水体中发现了一种数量少、眼睛退化的“盲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B、种群密度是限制盲鱼种群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C、洞内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将提高盲鱼种群的K值
D、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