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 )

A. 无色→砖红色(沉淀)

B. 浅蓝色→砖红色(沉淀)

C. 浅蓝色→蓝色→砖红色(沉淀)

D.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灵宝市高三上学期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

B.乙图细胞一定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

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w、aXw、AY 、aY四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西钦州市高三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___________(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填“α”“β”或“γ”)___________位上。

(3)将一个带有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高一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含有这两种物质的混合染色剂对真核细胞进行染色,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 )

A. 红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绿色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B. 只有细胞质被染成绿色

C. 只有细胞核被染成红色

D. 绿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红色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高一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一个由153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分子中含有152个肽键

B. 参与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1个氨基酸的R基有氨基和1 个氨基酸的R基有羧基

C. 该分子中有1个氨基酸残基含硫

D. 该分子彻底水解将产生153种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高一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

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质,细胞膜。

②真核细胞细胞核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但有拟核,其中都含有DNA。

③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高一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生命系统的最小结构层次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 )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化

C.细胞代谢 D.细胞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高二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溶液甲为清水,乙为0.1 g/mL的蔗糖溶液(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F、G为两个半透膜袋,G体积大于F体积,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小玻璃管。最初时两个小玻璃管内液面与烧杯液面相平,当F和G中液面均不再变化时,两液面的高度情况是( )

A. F高于G B. G高于F C. F等于G D. 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二倍体植物(2n=14)开两性花,可自花传粉。研究者发现有雄性不育植株(即雄蕊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欲选育并用于杂交育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 F2性状统计结果

编号

总株数

可育∶不育

1

35

27∶8

2

42

32∶10

3

36

27∶9

4

43

33∶10

5

46

35∶11

(1)雄性不育与可育是一对相对性状。将雄性不育植株与可育植株杂交,F1代均可育,F1自交得F2,统计其性状,结果如上表,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遗传遵循 定律。

(2)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为亲本中的 (父本/母本),其应用优势是不必进行 操作。

(3)为在开花前即可区分雄性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一个三体新品种,其体细胞中增加一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相应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基因M控制可育,m控制雄性不育;基因R控制种子为茶褐色,r控制黄色)。

①三体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 原理。

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不能参与联会,因而该三体新品种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 个正常的四分体; (时期)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故理论上,含有8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为 ,经研究发现这样的雄配子不能与雌配子结合。

③此品种植株自交,所结的黄色种子占70%且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余为茶褐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可育。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8条染色体和含有7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 ,这可能与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丢失有关。

④若欲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 色的种子留种;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 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