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请回答下列与高等动物有关的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动物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后可引起骨胳肌收缩、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等反射活动.在此过程中,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不会持续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原因是神经递质会被相应的酶分解.
(2)动物遭受电刺激后会逃离,此时神经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填“增大”或“减少”).当电刺激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刺激,虽然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的量增多,但动物的反应强度不变,原因是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的受体数量有限.

分析 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解答 解:(1)突触间隙液为组织液,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被相应的酶分解,因此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不会持续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
(2)动物遭受电刺激后会逃离,神经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此过程中电刺激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以电信号(神经冲动、局部电流)形式传导.当电刺激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刺激,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增多,但反应强度不变,原因可能是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的受体数量有限.
故答案为:
(1)属于    神经递质会被相应的酶分解
(2)增大   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的受体数量有限

点评 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神经兴奋的传导相关的知识,这两个知识点也是高考的高频考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解题的关键.分清内环境主要分组织液、淋巴、血浆,突触间隙液为组织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将不孕夫妇的精子和卵细胞取出在体外完成受精,并在试管中培养使其发育到如图所示的时期,再将胚胎移人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胎儿.它不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开辟了新的途径.
据此回答:
(1)“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所依据的原理是A
A.有性生殖           B.组织培养
C.克隆技术           D.基因工程
(2)人的受精卵通过卵裂,逐渐形成大量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组织,并进而形成器官和系统.从细胞水平看,卵裂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
(3)该图示时期是胚胎发育的囊胚期.
(4)该时期的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沿透明带内壁扩展和排列的个体较小的细胞称为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
(5)“试管婴儿”的形成用到下列哪些技术?(填序号)①②③.
①体外培养     ②人工授精     ③胚胎移植    ④核移植
(6)要得到“同卵双胞胎”,除上述技术外,理论上还需采用的技术是胚胎分割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1)使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2)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3)目的基因的提取;(4)检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4)(1)(2)(3)B.(3)(2)(1)(4)C.(3)(1)(2)(4)D.(4)(2)(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处理可达到目的是(  )
A.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无子番茄B.用钙离子处理获得感受态大肠杆菌
C.用聚乙二醇处理诱导细胞增殖D.用胃蛋白酶处理防止细胞贴壁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转基因抗虫棉是人们应用较早的基因重组技术推广项目,目前转基因技术有了新的改进,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中转基因过程通常选择的限制酶是EcoRI和BamHI,启动子的作用是与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从而驱动基因的转录过程.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主要依靠二者含有共同的黏性末端或平末端,将目的基因导入图中受体细胞一般采用农杆菌转化法.
(3)图中需要进行离体组织培养的过程是①和③(用标号).由棉株1获得单倍体苗的途径为:花粉通过诱导首先形成愈伤组织进而再分化为试管苗.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每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的特点.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P53基因是正常细胞内重要的抑癌基因,研究表明P53基因突变可导致肝脏细胞癌变.科学家研究发现P53基因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切下新鲜的肝癌组织,在37℃下用胰蛋白酶处理30〜40min,用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在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液是模拟人体内环境的成分配制的,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2)获取P53基因的方法通常包括化学方法合成和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3)将P53基因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并与脂质体混合,将混合物滴加至肝癌细胞上,轻轻混匀,最后筛选出含有P53基因的肝癌细胞.脂质体在这个操作中的作用是将P53(目的)基因导入肝癌细胞.
(4)为证明P53基因有抑癌作用,需将两种细胞接入多孔板中,并从次日开始检测每孔的细胞总数,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生长曲线.分析两条曲线可知,曲线1是肝癌细胞,曲线2是转入P53基因的肝癌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基因工程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后,目前巳成为生物科学的核心技术,并在实际领域--农牧业、工业、环境、能源和医药卫生等方面,也展示出美好的前景.请回答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
(1)基因工程操作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若选择的限制酶切出的DNA片段是平末端,应选择T4DNA连接酶进行连接.
(2)将目的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采用最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该方法通常要把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中,这是利用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的功能.
(3)在基因工程操作中,若要在短时间内大量获取目的基因,可用PCR技术扩增DNA.该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把培养在含轻氮(14N)环境中的一个细菌,转移到含重氮(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轮的时间,然后放回原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轮的时间后,细菌DNA组成分析表明(  )
A.$\frac{3}{4}$轻氮型、$\frac{1}{4}$中间型B.$\frac{1}{4}$轻氮型、$\frac{3}{4}$中间型
C.$\frac{1}{2}$中间型、$\frac{1}{2}$重氮型D.$\frac{1}{2}$轻氮型、$\frac{1}{2}$中间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观察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生活着13种地雀,这些地雀的喙差别很大,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岛屿的环境直接对地雀的基因型进行选择
B.不同岛屿的地雀之间无法交配说明存在生殖隔离
C.不同岛屿上地雀种群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定向改变
D.不同岛屿上地雀种群可能产生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