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启动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某科研小组开展酸雨与生态系统关系的研究.下表是不同pH值的酸雨对三种植物叶绿素含量(mg/g)影响的结果.
pH值5.8(对照)4.03.02.0
桃树2.20(100)2.19(9 9.55)2.13(96.82)1.83(83.18)
腊梅3.65(100)3.58(98.08)3.44(94.25)2.95(80.82)
木樨1.07(100)1.07(100)1.05(98.13)0.96(89.72)
注:括号内为与同种植物对照实验的相对百分比.
(1)叶绿素位于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上,提取后经层析分离,扩散最慢的色素带呈黄绿色.酸雨中的SO42-破坏叶绿素,导致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氢和ATP(产物)减少.由于光反应速率降低,将直接影响暗反应过程中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最后导致(CH2O)生成减少.
(2)由表可知:①随着酸雨pH值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受影响程度叶绿素含量减小、受影响程度逐渐增大;②比较三种植物叶绿素叶绿素含量可知,受影响更明显的是腊梅,最小的是木樨;③酸雨PH=4.0对木樨的叶绿素含量没有影响,酸雨PH高于3.0对各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小.
(3)长期酸雨影响会导致部分植物死亡,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分析 分析表格数据和题意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酸雨的不同pH值,植物的种类,因变量是叶绿素含量,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酸雨pH值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减小,受影响的程度增大;比较三种植物叶绿素叶绿素含量可知,受影响更明显的是腊梅,最小的是木樨;酸雨PH=4.0对木樨的叶绿素含量没有影响,酸雨PH高于3.0对各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小,据此答题.

解答 解:(1)叶绿素位于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上,提取后经层析分离,扩散最慢的色素是叶绿素b,呈黄绿色;酸雨中的SO42-破坏叶绿素,导致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氢和ATP减少,将直接影响暗反应过程中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最后导致(CH2O)生成减少.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①随着酸雨pH值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减小,受影响的程度增大;②比较三种植物叶绿素叶绿素含量可知,受影响更明显的是腊梅,最小的是木樨;③酸雨PH=4.0对木樨的叶绿素含量没有影响,酸雨PH高于3.0对各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小.
(3)长期酸雨影响会导致部分生物死亡,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简单,自动调节能力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故答案为:
(1)类囊体薄膜  黄绿色  还原氢和ATP  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2)①叶绿素含量减小、受影响程度逐渐增大  
②比较三种植物叶绿素叶绿素含量可知,受影响更明显的是腊梅,最小的是木樨
③酸雨PH=4.0对木樨的叶绿素含量没有影响,酸雨PH高于3.0对各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小
(3)抵抗力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绿体的结构及色素的提取、生态系统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表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内也能发生转录和翻译过程
B.基因只有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才能控制性状
C.某人的肝细胞与神经细胞形态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mRNA的不同
D.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可以转录成多种、多个信使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结构和遗传物质都是DNA分子.
(2)甲、乙两细胞的差异性表现在甲无核膜和染色体,而乙有;甲只有核糖体而乙还有其他细胞器.
(3)根据丙图所示显微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①细菌、绿眼虫和变形虫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生物,由此也可以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二者都可以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直接进行增殖,由此也可以说明新细胞来自于老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可表示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丙图可表示受精卵刚形成时
D.丁图可表示动物个体发育时第二次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B.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是无氧呼吸
C.引起酵母菌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原因有葡萄糖大量消耗以及溶液中乙醇大量增加、溶液PH改变等
D.酵母菌是原核生物,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用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在1分钟后,处于2mol•L-1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其细胞液浓度将不变,此时,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小于2mol•L-1蔗糖溶液,要使该细胞复原,应将其置于清水或低于细胞液浓度的其他溶液中.
(2)在1分钟后,处于2mol•L-1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是由于乙二醇逐渐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液浓度变大.
(3)并不是该植物的所有活细胞均可发生质壁分离,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还必须具有大液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能说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杂合子杂交的后代全是杂合子
B.杂合子自交的后代是杂合子
C.两种纯合子杂交,其后代仍是纯合子
D.纯合子自交的后代是纯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请根据相关调查材料回答问题.
(1)如图1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①图2中能反映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是B.
②该鱼在t3时期后,种群数量变化是不再增长,主要原因是种内斗争加剧和捕食者数量增多.
③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增长型.
④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
(2)这个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相对稳定,如果此时遇到轻度污染则对此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