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产生ATP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
B.底物浓度和酶的量不会影响酶的活性
C.ATP是细胞中直接的能量,含量不多但可以不断地由ADP转化来
D.细胞中发生的吸能反应都与ATP的水解相关联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①酶不同:酶1是水解酶,酶2是合成酶;②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③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不同的酶都有其最适宜的温度和PH,高温、强酸、强碱会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酶失去活性,低温会使酶的活性降低;

解答 解:A、人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再继续合成酶,但人红细胞可以通过无氧呼吸生成ATP,A错误;
B、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底物浓度和酶的量不会影响酶的活性,B正确;
C、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ATP量很大,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进行着,依赖于ATP与ADP相互转化满足细胞对ATP的大量需求,C正确;
D、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代谢中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与ATP的合成相联系,D正确.
故选:BCD.

点评 本题考查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甲表示小鼠上皮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4个阶段(G1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是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终止,合成RNA及蛋白质;M期是细胞分裂期).图乙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群体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DNA含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由细胞两极的中心体发出纺锤丝.在M期,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后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在前、中期.
(2)图乙中细胞数量呈现两个峰值,左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G1 G2和M期细胞
(3)若向小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期的细胞不受影响.现测得小鼠肠上皮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如下表所示:
分裂时期分裂间期分裂期合计
 G1SG2M 
时长(h)3.47.92.21.815.3
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7.4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4)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③→②→④→①
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 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
③中心体发生倍增           ④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5)如图丙是某同学绘制的小鼠体细胞分裂模式图,其中错误的是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
(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frac{1}{6}$.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试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解释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种性状的F1中显性性状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是显性基因表达,隐性基因不转录,或隐性基因不翻译,或隐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活性、或活性低.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不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4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这一基本条件.
(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SⅢ,否定了这种说法.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碱基互补配对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某些小分子物质供给大豆.为研究这些物质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在不含有机物的相同土壤中按照表格投放植物落叶等有机物,充分作用后播种大豆种子,出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大豆有关指标,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
分组有机物投放量
(kg)
叶绿素含量
(mg/m2叶)
C5转变为C3
效率
总光合速率(mgCO2/h)
00.8020%2.69
202.3741%4.46
404.6582%8.98
(1)该实验的实验组是乙、丙,表格中除了有机物的投放量以外其它的都是因变量.
(2)测定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时,提取色素的试剂及分离色素方法分别是无水乙醇和纸层析法.
(3)据表分析有机物投放量高的土壤为叶绿素合成提供的矿质元素是N、Mg(写出两种),叶绿素的含量升高可以直接促进光反应合成更多的还原氢和ATP以促进暗反应.
(4)本实验需要测定总光合速率,现给你生理状态相同的两份大豆幼苗,请你设计一个测定大豆幼苗总光合速率的简单实验方案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一份放在暗处测得其呼吸速率,另一份放在光下测得其净光合速率,二者之和为总光合速率,重复至少三次,取其平均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生态系统是当今最受人们重视的研究领域之一,回答以下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1)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消费者能够加快物质循环并对植物的传粉、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2)食物链和食物网不仅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同时也是杀虫剂和各种有害物质移动和浓缩的通道,这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的可能原因是这些物质难分解,据此分析,使用农药防治农林害虫只能取得短期效应的原因是有毒的农药可能会在害虫的天敌体内富集,导致其天敌中毒死亡.
(3)自然界中很多植物开花需要光信息的刺激,很多动物都能在特定时期释放用于吸引异性的信息素,表明生物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双鸭山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要将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培育出以下基因型的品种:①AaBb;②AaBBC;③AAaaBBBB;④aB。则对应的育种方法依次是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双鸭山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①血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④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双鸭山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每对基因的遗传都遵守自由组合定律

B.乙图细胞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

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W、aXW、AY、aY四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
B.已经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C.细胞凋亡是一种非正常死亡
D.癌变的细胞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