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图中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
D.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可以增大⑤过程
【答案】C
【解析】解:A、已知图中B是生产者,③过程是生产者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④才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A错误; B、根据图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判断:B是生产者,A是分解者,C是消费者,B错误;
C、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骤然增多导致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而化石燃料的燃烧是氧气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C正确;
D、图中⑤过程为消费者(动物)的有氧呼吸过程,动物一般在地面活动,所以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对⑤过程几乎没有影响,D错误.
故选:C.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功能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生态系统中各组分之间紧密联系,才能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若在图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
A.②→①→②→③→②
B.②→③→②→①→②
C.③→②→①→②→③
D.①→②→③→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关于实验的结论错误的是
A. 说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B. 说明了R型活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S型菌
C. 说明了R型活菌是无毒性的
D. 说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是无毒性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的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数量保持在 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量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ATP作为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为细胞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为了研究ATP合成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机制,科学家利用提纯的大豆磷脂、某种细菌膜蛋白(Ⅰ)和牛细胞中的ATP合成酶(Ⅱ)构建了ATP体外合成体系,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ATP在供能时,远离A的____________断裂,将能量释放出来。
(2)科学家利用人工体系模拟了ATP合成时的能量转换过程。在叶绿体中此过程发生的场所为____________。
(3)科学家利用人工体系进行了相关实验,如下表。
组别 | 人工体系 | H+通过Ⅰ的转运 | H+通过Ⅱ的转运 | ATP | ||
大豆磷脂构成的囊泡 | Ⅰ | Ⅱ | ||||
1 | + | + | + | 有 | 有 | 产生 |
2 | + | - | + | 无 | 无 | 不产生 |
3 | + | + | - | 有 | 无 | 不产生 |
注:“+”、“-”分别表示人工体系中组分的“有”、“无”
①比较第1组和第2组的结果可知,Ⅰ可以转运H+进入囊泡。进一步研究发现,第1组囊泡内pH比囊泡外低1.8,说明囊泡内的H+浓度____________囊泡外。
②比较第1组和第3组的结果可知,伴随图中的____________的过程,ADP和Pi合成ATP。
(4)结合图与实验分析,说明人工体系产生ATP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光能→____________→ATP中的化学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泌蛋白质分泌出细胞的过程,要消耗能量,不属于主动运输
B. 有载体蛋白参与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都属于主动运输
C. 抗体蛋白的分泌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D. 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时,其扩散速度受温度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A. 组成蚕丝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
B. 蚕丝形成过程一定有水产生
C. 蚕丝服装可以用加蛋白酶的洗衣粉清洗
D. 蚕丝中一定含有化学元素C、H、O、N、P、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胚胎分割移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胚胎分割移植可产生基因型完全相同的新个体
B. 胚胎分割次数越多,产生的新个体也越多
C. 胚胎分割移植属于有性生殖
D. 胚胎分割若在囊胚期,不仅内细胞团要均等分割,滋养层也要均等分割,否则不易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正确的是( )
①蛋白质分子结构合成②DNA合成③mRNA合成④蛋白质的预期功能⑤根据氨基酸的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的序列
A. ①→②→③→④→⑤→① B. ⑤→④→③→②→①→②
C. ④→①→⑤→②→③→① D. ②→③→⑤→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