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油菜素内酯浓度/(mg•L-1) | 0 | 0.1 | 0.2 | 0.3 | 0.4 | 0.5 |
芹菜幼苗平均株高/(cm) | 16 | 20 | 38 | 51 | 42 | 20 |
A. |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BR的浓度 | |
B. | 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芹菜幼苗的初始生长状况、培养幼苗的各种条件等 | |
C. | 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BR浓度在0.3~0.4 mg•L-1之间 | |
D. | 在调节芹菜幼苗生长的过程中,BR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
分析 分析表格:油菜素内酯浓度在0--0.3范围内,随着油菜素内酯浓度的升高,植株的平均株高逐渐升高;油菜素内酯浓度在0.3--0.5范围内,随着油菜素内酯浓度的升高,植株的平均株高逐渐降低,但还是处于促进生长阶段.
解答 解: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BR,A正确;
B、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芹菜幼苗的生长状况、培养幼苗的各种条件等,B正确;
C、由表中数据可知,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BR浓度一定在0.2~0.4mg•L-1之间,C错误;
D、根据表格中数据,只显示在调节芹菜幼苗生长的过程中,BR生理作用促进作用,没有显示两重性,D错误.
故选:AB.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表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 |
B. | 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上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 |
C. | 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 | |
D. | 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个根尖放在不含生长素和等星蔗糖的培养液中,作为对照组 | |
B. | 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罝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抑制根的生长 | |
C. | 生长素与乙烯对根的生长表现为拮抗作用 | |
D. | 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SARS病毒刺激B细胞后,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其特异性结合 | |
B. |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靶细胞体的溶酶体内的溶菌酶将其裂解 | |
C. | 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器官发挥免疫作用 | |
D. | 过敏反应是因为机体免疫能力太弱,过于敏感所导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免疫功能下降 | |
B. | 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被病毒甲感染时,记忆细胞能迅速产生抗体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 |
C. | 该病毒甲引起的疾病与艾滋病相似,属于免疫缺陷类疾病 | |
D. | 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是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增强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 |
B. | 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产生特异性的记忆细胞和抗体 | |
C. | 特异性识别并清除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 | |
D. | 提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免疫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联考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温度和光照强度的影响.如图表明植物在3种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消耗CO2的情况.分析在﹣5℃~0℃和20℃~30℃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分别是( )
﹣5℃~0℃温度范围 | 20℃~30℃温度范围 | |
A | 温度和光照强度都是限制因素 | 温度和光照强度都不是限制因素 |
B | 温度是限制因素而光照强度不是限制因素 | 温度不是限制因素而光照强度是限制因素 |
C | 温度是限制因素而光照强度不是限制因素 | 温度是限制因素而光照强度不是限制因素 |
D | 温度不是限制因素而光照强度是限制因素 | 温度是限制因素而光照强度不是限制因素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