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酵母菌种群数量先增加后降低 | |
B. | 为方便计数,每次取样都需要稀释 | |
C. | 用10ml无菌水和1ml培养液混合,可使样液稀释10倍 | |
D. | 为保证酵母菌正常生长,每隔一段时间换一次培养液 |
分析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
解答 解:A、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由于开始时营养物质和空间比较充足,因此酵母菌数量呈上升趋势,而后期时酵母菌数量增多,种内斗争加剧,酵母菌数量有下降的趋势,A正确;
B、到培养后期,由于酵母菌的增多,为了方便对酵母菌计数,应先稀释培养后期的培养液,然后再在显微镜下计数,B错误;
C、用9ml无菌水和1ml培养液混合,可使样液稀释10倍,C错误;
D、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不能更换培养液,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条件、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积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mRNA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 |
B. | mRNA上的每三个相邻的碱基都能决定一个氨基酸 | |
C. | mRNA是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的 | |
D. | mRNA只有与核糖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壁被盐酸解离 | B. | 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
C. | 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 D. | 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 |
B. | 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 |
C. | 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S元素 | |
D. | 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甲中物质a可以是麦芽糖也可以是乳糖 | |
B. | 图甲中物质b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其化学本质与无机催化剂相同 | |
C. | 图乙中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温度①>②>③ | |
D. | 图乙中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酶浓度曲①>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突变 | B. | 选择 | C. | 生殖隔离 | D. | 物种分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