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观察图甲可知,图中有2个突触,其中突触2为突触前抑制,其兴奋会抑制突触1突触前膜的递质释放.①是突触小泡,②是突触前膜,③是突触间隙,④是突触后膜.
2、分析图乙,A情况显示单独刺激轴突1时,测得神经元3膜内电位约-60mV,B情况显示先刺激轴突1,再刺激突触2,测得神经元3膜内电位约-65mV.
解答 解:(1)刺激轴突1后,兴奋通过突触传向神经元3,引起神经元3兴奋,神经元3轴突膜电位变化情况的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2)K+的分布是细胞内的含量高于细胞外,若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K+不再透过细胞膜,说明K+外流需要蛋白质的运输,故静息电位产生时K+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为协助扩散.
(3)观察图甲可知,图中有2个突触.在③中给予某药物后再刺激轴突1,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③中神经递质的量和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④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的功能.
(4)分析图乙,A情况显示单独刺激轴突1时,测得神经元3膜内电位约-60,所以经元3膜内电位差值约是10mV或-10mV,B种情况下,电位差的变化小,所以轴突1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减少.
(5)①是突触小泡,②是突触前膜,④是突触后膜,①②④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但它们执行不同的功能,从其组成成分上分析,原因是其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故答案应为:
(1)D
(2)协助扩散
(3)2 ④
(4)10或-10 减少
(5)生物膜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突触的结构,兴奋的传导途径,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图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7N9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 |
B. | 检测出H7N9禽型的唾液酸受体 | |
C. | 待检样品接种鸡胚,分离出H7N9病毒 | |
D. | 从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病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 |
B. | 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 |
C. | 低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 |
D. | 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种鱼在此生态系统中呈“J”形增长 | |
B. |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 |
C. | 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frac{K}{2}$ | |
D. | 在t1~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5}{8}$ | B. | $\frac{3}{4}$ | C. | $\frac{3}{8}$ | D. | $\frac{3}{8}$或$\frac{5}{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入学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南昌校级月考)科学家在两种二氧化碳浓度和两个温度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黄瓜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在温度较高或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较显著
B.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环境因素中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或光照强度的降低都能减弱光合作用
C.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温度从20℃升高到30℃比二氧化碳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对光合速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D.从图中曲线变化情况看,无法确定黄瓜光合速率的最适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