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调查某块草地中的某单子叶植物种群密度,可采用抽样调查法 | |
B. | 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应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 |
C. | 研究外耳道多毛症的遗传方式应调查患者的性别情况 | |
D. | 调查某森林中一种雄鸟的求偶行为,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
分析 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
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2、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
解答 解:A、调查某块草地中的某单子叶植物种群密度,可采用抽样调查法,即样方法,A正确;
B、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应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B正确;
C、外耳道多毛症属于伴Y染色体遗传,因此研究该病遗传方式应调查患者的性别情况,C正确;
D、调查某森林中一种雄鸟的求偶行为,应采用观察法,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人类遗传病的调查等,要求考生能够掌握不同类型的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识记遗传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的调查,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限制酶 | BamHⅠ | HaeⅢ | BclⅠ | Sau3AⅠ | NotⅠ |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 ![]() | ![]()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时水分子以a方式进入细胞,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 |
B. | 植物的根细胞从土壤溶液中吸收离子是通过c方式进行 | |
C. | Na+、K+通过c方式进入神经细胞 | |
D. | 突触小泡中的乙酰胆碱通过c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中$\frac{{C}_{5}}{{C}_{3}}$的比值下降 | |
B. | 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光合速率最高 | |
C. | 线粒体内膜产生的ATP可直接用于暗反应 | |
D. | CO2的固定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移到C3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各菌株的抑菌直径大小(mm) | ||||||
样品 | 菌株1 | 菌株2 | ||||
枯草芽孢杆菌 | 大肠杆菌 | 黄金葡萄球菌 | 枯草芽孢杆菌 | 大肠杆菌 | 黄金葡萄球菌 | |
发酵上清液原液 | 23.0 | 17.5 | 22.2 | 20.0 | 18.0 | 21.1 |
胰蛋白酶处理后的上清液 | - | - | - | - | - | - |
胃蛋白酶处理后的上清液 | - | - | - | - | - | - |
注:-:无明显抑菌效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梅州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
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酒精+CO2
C.ADP+Pi+能量→ATP D.H2O→[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鄂黄长江大桥下的湿地是由长江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该湿地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 ,从光滩区到核心区这几个区域的不同具体体现在空间结构的 方向上.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
(2)调查核心区或近水缓冲区的芦苇种群数量最常用的方法是 .描述芦苇种群数量变化时建立的数学模型应该是 型曲线.
(3)在统计不同区域的植物盖度(表示植被的茂密程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
(4)该地区火灾后曾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表:
基因型 | 引入前,原地 | 引入后5年,本地 | 引入后8年,本地 |
AA | 51% | 57% | 61% |
aa | 11% | 17% | 21% |
通过对该物种在引入前后种群基因频率的比较,请说明该物种在引入前后有没有发生进化?判断的依据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江西吉安第一中学高一下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玉米籽粒有白色、红色和紫色,相关物质的合成途径如图.基因M、N和P及它们的等位基因依次分布在第9、10、5号染色体上.现有一红色籽粒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色:红色:白色=0: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
A.MmNNpp B.MMNNPP C.MmNnpp D.MmNnPP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