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下对关于高倍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可以直接用高倍镜来观察苔藓植物的叶片
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高倍物镜
C.换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距
D.可利用大光圈或凹面反光镜来增加视野亮度

分析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显微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显微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准焦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

解答 解:A、观察苔藓植物的叶片先用低倍镜观察,A错误;
B、应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将观察的目标移至视野中央,然后换高倍物镜观察结构,B错误;
C、换高倍物镜后,不能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物像,C错误;
D、为了使高倍物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较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高倍镜的使用方法,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显微镜使用的原则是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试题难度一般.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庄河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

②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

③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

④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

A.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实验或调查活动中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较,肯定会偏小的是(  )
A.酵母菌计数时,从静止的酵母菌培养液底部取样统计
B.调查野兔密度时,野兔的标记使其更容易被天敌发现
C.调查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选取的样方数量偏少
D.调查山坡中松树种群密度时,未对一米以下松树苗计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研究发现在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相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A和吲哚乙酸(IAA)的促进作用不同.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A和IAA的促进作用是否存在差异,实验小组同学以小麦胚芽鞘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步骤:
第1步:取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小麦胚芽鞘若干,并切去尖端4mm,然后浸入蒸馏水中1h.
第2步:选取处理过的胚芽鞘,每10条为一组分别放入相同且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A溶液(甲组)和IAA溶液(乙组)中.
第3步:避光且温度保持在25℃条件下培养24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并求两组胚芽鞘长度的平均值.
(2)预测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①若甲组胚芽鞘的平均长度大于乙组,说明生长素类似物A促进生长的作用大于IAA.②③略.
(3)实验分析:
①实验中要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原因是避免胚芽鞘自身产生的生长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②如果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IAA溶液处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发现有两个不同浓度的IAA培养液培养的胚芽鞘的平均长度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高于或低于最适浓度时,存在作用相同而浓度不同的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一个生物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最可能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是丙酮酸,其产生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
(2)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②],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①②④.
(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①③]过程;但马铃薯贮藏久了却没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马铃薯块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了图中[①④]过程.
(4)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表示同种动物的四个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组成的个体所占的比例,若初始种群密度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四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减少程度最大的是(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赫尔希与蔡斯利用新技术巧妙地设计了噬菌体侵染大场杆菌的实验,下列与此实验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让噬菌体的DNA脱离蛋白质外壳
B.实验过程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两组实验结果均会发生明显变化
C.本实验只能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噬菌体的性状是由DNA控制的
D.如果用15N标记的噬菌体浸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用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再次侵染未标记的大杆杆菌,对培养液保温、搅拌、离心后,离心管的沉淀物中有较强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B.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D.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